“不怕你不知道,也不怕你全知道,就怕一知半解。”海盐是浙江县级区域中,空气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那里的民众,根本没有一点核污染的担心,因为许多核电专家、核电工作人员的家属,退休后要求留在海盐居住。核电对海盐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好的带动作用,他告诉记者,与核电相关的产业,年产值在数十亿元以上。
“30年来,秦山核电与海盐的合作共赢、互利发展,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安全稳定的核电,不但助力海盐为浙江提供了大量清洁电力,增加了地方税收,改善了教育,促进了百姓就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还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在李大宽看来,海盐的核电发展具有“样本”价值。
至少就目前情况看,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可以依赖核电“吃饭”。因为,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放弃核电发展。去年,中国已重启了核电的开发建设,也允许地方政府在以安全为前提之下,上马沿海的一些核电项目。
秦山核电站是中国最早运营的核电站之一,从1983年落户至今,已平稳运行了数十年。作为核电站所在的海盐县,也处处"弥漫"了谈论核电的氛围。
在一位海盐当地人士看来,海盐发展核电"已经越来越有基础"。"至少,我们不是新手。"在短暂的交流时,这位人士说。
"30多年间,核电元素成为海盐县经济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也积淀出海盐得天独厚的核电人才优势和核电的文化氛围,特别是2010年3月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在海盐建设'中国核电城',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核电关联产业的集聚区,深化了核电与海盐的合作,更为海盐跨越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在"首届核电海盐论坛"上,像往常一样,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在致辞中不厌其烦地再次回顾了与秦山核电站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过,正如普通消费者所担心的,中国的核电发展总离不开"安全"两个字。"核电项目建设在哪,关于安全的疑云就笼罩在哪,海盐一度同样如此。"章剑介绍,"为了不断普及公众核安全知识,打消百姓疑虑,海盐县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市民的咨询,回应海盐核电到底有没有辐射、有没有危害、一些村民得了癌症与核电辐射有什么关系等等大小问题。"
据了解,当年从外地来到海盐建设核电站的核电系统老领导们,退休后绝大多数都还安居在海盐。"他们有的在北京有房子,在海盐也有房子,但他们几乎长期居住在海盐。这足以说明,他们对核电的安全、对海盐的环境充满信心。我自己也觉得,他们的态度更具有'风向标'意义。"
对于未来,期待核电安全有序的发展,为改善国家的能源结构和空气环境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期待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在提升企业内部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核电场外应急体系建设"。
"中国核能安全监管依靠一部《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以及8部行政法规和一些部门规章,对公众关注的'核损害赔偿'问题几乎没有什么依据,立法的缺失也让我们高效安全发展核电的进程还难以让人完全放心。""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启动核安全法的立法调研,希望他们能听听核电所在地的声音,加快推动核能利用的相关立法工作,通过法律保障核电所在地的安全权益和核电发展的红利。"
"秦山一、二、三期的连续建设,带动了海盐地方相关配套产业、商业、服务业的大发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学历人才,对于提升海盐人口素质、丰富海盐文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李大宽用"共建、共赢、共进"来形容核电与海盐30多年来的合作。
据去年从海盐获得的信息,海盐·中国核电城的定位是打造"一城三区"。"一城"主要是指核电科技城,着眼于服务全国核电建设和运营管理,重点发展高科技核电服务业、培育高端核电装备制造业;"三区"是指国内服务核心区、国内核电辅助设备制造集聚区和国内核能安全利用示范区。
"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中国核电城的雏形。"浙江省发改委总工程师金毅称,"初步建立起具有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和维修检测等功能的核电生产服务体系和核电设备制造体系,并成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
为了配合核电关联产业发展,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核电装备制造区的3万吨重件码头去年也已建成。而这个码头,就是为了发展核电关联产业,也为中国核电城提供服务。
近期,对于全球核能产业来说,似乎有些波澜不惊,核工业的发展在各国既定的规划轨道上或快或慢地推进,即使终归“几家欢乐几家愁”,但也是属于业界一贯以来的固有场景。然而,在常态的发展模式中,仍然有一些新的动向值得关注。
日本的核能态势是当前核能界绕不过的话题,这其中,焦点在于福岛核事故的处置进展及对核能的态度。在福岛核事故处置方面,一个新的策略正越来越有力度。此前日本主要是依赖国内力量处置棘手的“福岛后遗症”,但跨国界合作的外力正慢慢介入,以全球业界之合力共治也渐成趋势。11月7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专家小组,就东京电力公司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问题的调查作业进行了考察,并将做一系列的水样采集,此次考察是日本原子能管制委员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达成共识后首次实施的“合作试水”。在此之前,包括美国、俄罗斯等核能强国在内的相关组织也都表示了愿与日本就福岛核事故污染问题展开合作。
据11月初的报道称,日美两国政府4日召开关于福岛核事故处置及核能安全的双边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双方商定设立项目组,把核事故风险评估(概率风险评估)方法纳入日本核能安全对策中,该方法已在美国逐步实施,日本此举拟通过与美国合作来进一步引进上述评估方法,以提高核电的安全性。
在处理国内核事务方面的“引进来”之外,日本核电“走出去”的新举动,也颇为引人关注。
对于日本核电出口,最大的推手就是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他的一系列动作被舆论称为“首脑推销”。10月28日,安倍晋三启程再度前往土耳其进行访问,而今年5月,安倍刚访问过土耳其,对此,日本国内舆论认为“半年内两度访问同一国较为罕见”。10月29日,安倍晋三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举行了会谈,双方已就土耳其在其境内黑海沿岸的锡诺普(Sinop)建设核电站达成一致,待稍后建设方案在土耳其国会获得许可后,双方将签署正式建设合同,该项目也成为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斩获的首个核出口项目。锡诺普核电站将是世界上首个采用Atmea1堆型的核电项目,包括四个核电机组,预计建设成本将超过220亿美元,而据此前日土两国缔结的核能协议规定,在今后土耳其的核电站建设项目中,日本核能企业都将参与其中。
此外,安倍上台以来,已先后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印度等国达成了核电出口的初步协议;日本还与法国就共同推进核电技术向新兴市场国家出口达成了一致。在日本政府大力对外推销核电之余,日本企业也蓄势待发。据日本媒体称,东芝公司近期确定了最快将于年内通过子公司收购英国的核电业务公司的方针。而在日本国内自身的产业重建上,一个值得留意的消息是,日本核管局(NRA)与核能安全组织(JNES)将于2014年3月正式合并。JNES是日本于2003年成立的核设施检查与安全分析专业机构,拥有400多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合并无疑将极大提高NRA的人力资源。合并后,JNES部分最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将负责进行监督指导,以帮助现有的NRA工作人员提高能力,报道称,JNES其实已经在数月前开始为NRA提供支持。这样的机构重组,显然是日本核能业“强身健体,以图重新出发”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