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教育经历
2002年9月——2005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7月: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世界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5年9月——1999年7月: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合作研究经历
1. 2004年6月至8月,在德国汉堡国际经济研究所(Hambur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访问研究,在著名经济学者Axel Michaelowa的指导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已经作为汉堡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系列论文发表,并已经收到《Energy Policy》的用稿通知;
2. 2004年3月至5月,在丹麦UNEP Risoe Centre (URC)学习,由著名经济学者Kirsten Halnaes指导博士论文;
3. 2003年12月,在意大利米兰UNFCCC-COP9期间的论坛上,主题发言: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人文发展目标和排放含义;
主要研究成果
1. CDM Potential for Rural Transition in China: Case Study on Options in Yinzhou District, Zhejiang Province, 2004年8月,汉堡国际经济研究所论文系列,第291期(英文); (已经收到外国杂志Energy Policy的用稿通知)
2. 农村商品能源的使用与可持续发展,腾藤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第二篇: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4;
3. 财富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经济,第136期,2004年1月,第42页;
4.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趋势与挑战,可持续发展,2003年第2期,第26至27页;
5.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潘家华负责,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发实验室课题,LC2004C-3,2005;
6. 气候与环境变化对工业与交通的影响,秦大河 陈宜瑜主编,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第十五章: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影响的利弊分析),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及其支撑性研究”,2004;
7. 气象与可持续发展,丁一汇 任阵海 主编,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第五课题组),气象出版社,2004;
8. 澜沧江中下游梯级电站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和评价,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资助,ZY-W0312-09,2004;
9. 鄞州生态区规划,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资助,2004.11;
10. 中国的气候变化问题:影响,脆弱性和适应,中英关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圆桌会议论文,2003.10.24;
11. 来自农村人口转型的能源需求增长,从公平与满足人文发展潜力看中国的排放需求及减排的政策建议,由EF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号: G-0205-06343,2003;
12. 气候变化与旅游,2003年5月14日,中国青年报;
13. 气候变化与鲜花,2003年6月4日,中国青年报;
14. 气候变化与汽车,2003年7月14日,中国青年报;
15. 来自气候保护的利润,2003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
16. 农村人口转型引发全球变暖,2003年9月3日,中国青年报;
17. 气候变化中的国家利益,2003年9月17日,中国青年报;
18. 气候变化导致航空成本加大,2003年11月2日,中国青年报;
19. 气候变化与财富,2003年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20. 美国财政政策演变分析,衡水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5-7页;
21.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原因,日本问题研究,2001年第4期,第28-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