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890期]2025-04-14
-
一季度国家铁路发送货物9.7亿吨,同比增长4.2%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媒体介绍: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9.7亿吨,同比增长3.1%,日均装车17.9万车,同比增长4.2%。
-
疆渝“电力高速”重庆段完成走线验收
4月8日,在重庆市合川区沙鱼镇,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员工完成重庆段最后一段铁塔的登塔走线工作,标志着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完成走线验收。
-
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线路工程(安徽段)正式开工
近日,福建院参与设计的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线路)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荻港镇正式开工建设。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起于甘肃武威,止于浙江绍兴,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自治区),线路全长237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53亿元。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4月9日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全国累计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全国铁路煤炭运输完成28.2亿吨,同比增长2.5%。截至2024年底,全国重点煤炭企业存煤6800万吨,同比增长14%;火电厂存煤约2.3亿吨,同比增长12.2%,创历史新高。
-
北港库存跌破3000万吨关口!
2025年开年以来,北方港口煤炭库存快速向上攀升,并突破3000万吨大关,3月初更是创下3165万吨的峰值纪录,较常年同期显著增加,高库存也使得今年以来煤价持续承压下跌。进入4月份,随着大秦线进入春季检修期发运量下降,以及进口煤优势减弱,港口库存开始逐步回落,4月9日北方港口库存首次降至3000万吨以下,结束了北港连续37日库存在3000万吨以上运行的纪录。
-
突破2000万吨!我国最大超深油田传来喜讯
4月10日,在塔里木石油会战36周年之际,我国最大超深油田富满油田传来喜讯,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突破2000万吨成为我国在8000米以深复杂领域,高质量勘探开发深地标杆,高效支撑了我国超深层油气资源的高效勘探开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强劲动力。富满油田位于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我国最大超深海相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气资源量超10亿吨,名列“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
中国石化川西气田累产气超20亿方
近日,中国石化川西气田自去年3月全面建成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超20亿立方米,生产硫黄超12万吨。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开拓市场、消化产能成为增产提速的基础。该公司坚持“气量保稳、质量保优、产销平衡、拓宽销路”,建立开发管理团队,合理分配产量任务,努力实现科学配产、优质高产的目标。不断深化气井动态承包制运行,采取“动态分析日跟踪、一井一策优配产”措施,有效释放气井产能。
-
华北电网新能源最大发电电力创新高
近日,从国家电网获悉,华北电网新能源最大发电电力达到1.71亿千瓦,创新高。截至目前,华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7亿千瓦,占电源总装机容量的50.3%,成为第一大电源。今年一季度,华北电网新能源发电量16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4%,占用电量的比重超过30%。新能源日、月发电量及占比多次创新高。
-
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如何判定?新规填补制度空白
生态环境部日前会同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明确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的工作流程、标准依据及有关部署,实现了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的“闭环”管理,填补了我国在生态保护领域一个较为长期的制度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