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880期]2025-03-28
-
三部门发文推动轻工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轻工业发展。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制修订50项左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
内蒙古特高压直流电网外送电量突破六千亿度
3月24日从国网蒙东电力公司获悉:截至3月23日,随着锡盟至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电网今年外送电量超过110亿度(千瓦时),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直流电网累计外送电量突破6000亿度,达6052.7亿度。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达787.5亿度。
-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有新进展!
从中核国电漳州能源公司获悉:3月24日上午9时36分,漳州核电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安全壳钢衬里模块五,成功吊装完成。吊装过程安全,质量全程可控。此次吊装成功,是本月内完成的第三个大型钢结构模块吊装工作,标志着二期工程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685元/吨
本报告期(2025年3月19日至2025年3月25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85元/吨,环比下降1元/吨。分析认为,近期全国迎来大回暖过程,电煤消费回落进程明显早于市场预期,而基于主要铁路春季集中修在即,集港发运增加,沿海煤炭市场供需宽松格局进一步扩大。本周期,市场悲观预期增强,买卖双方博弈升级,环渤海动力综合平均价格继续小幅下行。
-
前2个月煤炭采选业营收同比下降近两成
1-2月份,采矿业实现营业收入8068.9亿元,同比下降1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营业收入4044.7亿元,同比下降19.3%。1-2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410.3亿元,同比下降25.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506.6亿元,同比下降47.3%。
-
内蒙古盈通2×240万方天然气液化工程正式开工
近日,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承建的内蒙古盈通2×240万方天然气液化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2套240万方LNG液化装置及日处理能力30万方的CNG母站。项目以管道燃气为原料,建成后将有效优化园区能源结构,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强化蒙东及东北地区清洁能源供应,助力区域节能减排与产业升级。
-
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3月22日,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在京举办。此次创新联盟的成立,将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为破解煤层气产业深层次挑战,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助力提升我国天然气自给率。
-
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达二十亿千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0亿千瓦,首次迈上20亿千瓦台阶,同比增长23.3%。“十四五”以来,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翻番,累计增长了103.1%。数据显示,2月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国总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8.8%,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国总发电装机比重累计提高了14个百分点。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作用初现
近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开始进行交易。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又叫做“CCER”,用于对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减排效果进行量化和交易。目前虽然首批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总量并不大,但助力减排成本降低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以首批登记的948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为例,主要来自于并网海上风电和光热项目。此外,CCER交易也将为我国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控排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