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817期]2024-12-23
-
中国石化荣获多项中国证券金紫荆奖
12月19日,第十四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颁奖典礼活动在香港举行。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获评“年度经济人物”,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获得“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卓越企业贡献奖”和“卓越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奖项,股份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黄文生获评“卓越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
-
1至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1%
12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显示,1至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96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85687亿千瓦时。分产业看,1至11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2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用电量58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用电量16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6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
-
国家电网发布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
12月19日,国家电网在京发布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该模型如同能源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专家,可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做好供电服务提供“超级大脑”。国家电网董事长张智刚表示,国家电网着力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领域应用探索,建成覆盖公司总部和27家省公司的统一开放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电力与算力协同赋能。
-
国家发改委进一步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秩序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已经2024年12月2日第19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规划总规模超过1000万吨/年的煤炭矿区,其总体规划由矿区所在地省级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部门会同省级煤炭行业管理等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
-
河南平煤十二矿“1·12”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南局日前发布《河南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天安煤业十二矿“1·12”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该事故造成16人遇难、5人受伤。调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在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中掘进巷道,不按规定落实两个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未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仍违规掘进作业造成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
储气库领域,重要突破!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在“中国盐穴储气第一库”——金坛储气库成功完成自主研制的国产化声纳测腔装备现场试验。此次试验天然气环境最大测距达70米,卤水环境最大测距达240米,探测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本次声纳测腔装备的成功研制,满足了我国大型复杂储气腔体对高精度、高可靠性测腔技术的迫切需求,为盐穴储气库建设运营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对推动我国储气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我国储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宁夏首次进口液化石油气
12月21日,在银川海关所属兴庆海关的监管下,3辆装载75吨液化石油气的罐车,由俄罗斯顺利运抵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夏润丰新材料有限公司。这是宁夏首次开展进口液化石油气业务。为保障这批液化石油气顺利进口,筑牢辖区危化品进口安全防线,兴庆海关成立进口液化石油气工作专班,指派专人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政策辅导,实时跟进推动,疏通进口液化石油气的难点、堵点,确保宁夏首次进口液化石油气顺利完成。
-
新疆首个新型混合储能项目并网运行
从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获悉:12月18日,新疆华电哈密烟墩新型混合储能示范项目实现并网运行。这是新疆首个并网投运的新型混合储能项目。该项目依托华电雅满苏50兆瓦光伏/5兆瓦储能,新建4.6兆瓦共享混合储能工程,其中包含2兆瓦飞轮储能、2兆瓦超级电容器储能和0.6兆瓦磷酸铁锂电池。该工程是混合共享储能新技术在新疆的首次应用。该项目具备飞轮储能“寿命长”、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大”等特点。
-
执法检查报告对黄河保护提出七方面建议
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报告从提高黄河保护治理法治化水平、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等七个方面对黄河保护提出建议。此外,报告还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水沙调控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保护弘扬黄河文化等四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