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807期]2024-12-09
-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创近七年内新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8日公布11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在线上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下,11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继续环比上升,创近七年内新高。11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5.5点,较上月提高0.5点。主要分项指数中,总业务量指数为134.1点,比上月提高0.4点。分地区来看,全国所有地区的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均有所上升,其中东北部地区升幅最大。
-
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大模型投用
12月5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抽水蓄能大模型日前正式投用。这标志着占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近1/5的设备将实现深度智能化管理,有力提升电网调峰储能能力。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最成熟的调节电源,抽水蓄能产业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达到1.2亿千瓦左右。
-
大电网稳定评估及决策技术实现突破
12月6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电力系统研究所牵头,自主研发的“基于数据驱动和因果分析的大电网稳定评估及决策技术”项目,在大电网稳定评估及决策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成功把在线分析与决策全过程时间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有效提升在线稳定评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实用性,有效保障了大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这一成果近日荣获2024年度中国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进口煤价差小了
据今日智库了解,现在华南地区3800大卡进口印尼煤的投标价在490元/吨左右,比华南港口同热值内贸煤低90元/吨以上;4500大卡进口印尼煤投标价在645元/吨左右,比华南港口同热值内贸煤低45元/吨左右。进口煤的价格在降低,跟国内煤的价格优势也在缩小。电厂招标的这些货盘以1月份交货的为主,但由于电厂库存高且可用天数处于安全水平,用户采购的积极性比较差,进口煤价估计也将继续承压下行。
-
北港煤价较去年跌90-120元!
港口方面,本周港口动力煤市场弱势运行,需求端释放持续不畅,贸易商信心受挫,市场报价不断下调。目前北方港口5500卡报810-830元,5000卡报710-730元,4500卡报630-650元,分别较去年同期每吨下降120元、110元、90元。港存方面,截至12月6日,环渤海九港库存总量2918万吨,环比昨日下降约2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57万吨。
-
我国稠油开发领域首个ISO国际技术规范成功立项
12月6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近日,中国石化孙焕泉院士团队创建的“稠油多元热复合驱技术规范”成功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立项。该技术规范依托中国石化自主创新的稠油多元热复合开发技术,是我国首个稠油热采领域的ISO国际技术规范,发布后将有力促进国际技术合作、提升全球稠油开发效果。
-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油气产量有望创新高
当前,海洋油气已成为我国油气产量重要增长极。12月6日于北京发布的《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预计,2024年,我国海洋油气产量将创新高,海洋原油新增产量在全国原油新增产量中的占比维持在60%以上。这份报告由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编撰并在2024海洋能源发展论坛上发布。根据报告,海洋原油连续多年贡献全国原油新增产量的60%以上,海洋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我国将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优化市场化定价机制,研究出台推动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引导行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赋能,加快线上化、数智化转型。夯实财险业数据基础,深化数据应用,打造数据资产。加强对智能驾驶、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
《中国土地退化防治情况研究报告》亮相COP16
12月5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中国馆边会活动上,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试验中心编写的《中国土地退化防治情况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这份研究报告系统总结了中国土地退化防治的政策理念、重要举措和进展成效,梳理了中国深入参与荒漠化相关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工作,以及对推动完善荒漠化公约机制、制定战略框架、强化全球荒漠化治理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