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800期]2024-11-28
-
2024年前10月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3%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30.9亿元,同比下降8.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718.5亿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559.0亿元,增长0.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501.7亿元,下降1.3%。
-
新疆绿电交易量突破50亿千瓦时 创历史新高
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1月19日,今年新疆绿电交易量达52.98亿千瓦时,是去年全年交易规模的3.6倍,创历史新高。同期,新疆省间绿电交易规模32.22亿千瓦时,是去年全年交易规模的3.14倍;省内绿电交易规模20.76亿千瓦时,是去年全年交易规模的4.85倍,均创历史新高。
-
陇电入鲁特高压输电配套工程首阶段投运
11月25日,位于甘肃庆阳的正宁电厂正式接入西北750千伏主网,标志着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配套工程首阶段正式投运,为甘肃全省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提供有力支撑。据悉,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为山东提供超过360亿千瓦时电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注入绿色动能。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12元/吨 环比下降1元/吨
本报告期(2024年11月20日至2024年11月26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12元/吨,环比下降1元/吨。分析认为,上游库存加速下移至港口,但旺季需求迟迟未见兑现,货源在中转环节出现大量滞阻,煤炭市场供强需弱格局延续时间拉长,市场看空情绪持续发酵下,现货价格跌幅有所扩大。本周期,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继续下行。
-
全国火电厂存煤约2.1亿吨 创历史同期新高
目前,港口煤价持续阴跌64天,且近日跌幅渐次扩大。据最新气象报道:28日开始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开始回升,终端采购节奏届时将再次放缓。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火电厂存煤约2.1亿吨,已经创历史同期新高,可用约37天。
-
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正式采气
11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位于渤海唐山海域的南堡1号储气库开始首轮正式采气。冀东油田储气库建设项目部经理张永东表示,储气库中的天然气将通过海底管道并入国家管网,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拥有18.14亿立方米的有效库容,先导试验始于2021年,全面建设于2023年启动。今年,该储气库新增了集注总站和注采井场,采气能力相比先导试验阶段增长了近10倍,现已具备正式采气条件。
-
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年产页岩油突破百万吨
11月26日,中国石油集团宣布,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2024年累计产量突破100万吨,成为我国首个年产突破百万吨的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页岩油是附着在页岩石或者缝隙中的石油,属于最难开采的油之一。因此,开采页岩油,在业内也被称为从石头缝里‘榨’石油。”
-
全球首例大型固态储氢设备在沪顺利“出海”
11月27日从上海海关获悉,近日,在上海海关监管保障下,全球首例大型固态储氢设备从上海外高桥港区四期码头装船出口东南亚,标志着我国在解决氢气长距离、大规模运输等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该例固态储氢设备运抵港区后,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运用“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前提下,助力该设备顺利通关。
-
央企CCUS联合体成立
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联合主办的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创新联合体聚焦CCUS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搭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联动平台,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搭设碳捕集、运输、封存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架构,以四大重点工程为抓手,补强补齐短板弱项,加快CCUS市场化、商业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