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762期]2024-10-08
-
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64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64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282亿美元,升幅为0.86%。
-
首个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示范工程开工
近日,我国首个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示范工程——江苏扬州—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二期工程开工。该工程将进一步拓展交直流混联电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助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在我国,电力系统主网架主要由交流电网构成,交流发输电技术较为成熟。相较于交流输电,同样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输送功率更大、电损更小。
-
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点火成功
10月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临港首次点火成功。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F级重型燃气轮机基本相当。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燃气轮机基础学科进步、产业技术发展有显著的带动辐射作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印发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煤炭绿色智能开发能力明显增强,生产能耗强度逐步下降,储运结构持续优化,商品煤质量稳步提高,重点领域用煤效能和清洁化水平全面提升,与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
-
国庆假期煤价下跌!
随着气温下降,下游电厂日耗降低,动力煤需求转弱,据今日智库了解,国庆长假期间,港口和坑口动力煤价格都跌了,不少煤矿动力煤价格下跌幅度在10块以上。
-
中国大陆首个LNG购销合同累计接卸达1000船
10月1日,从澳大利亚满载而归的“大鹏月”号LNG运输船顺利抵达广东大鹏LNG接收站,这是大鹏LNG在LNG购销合同(SPA)项下接卸的第1000船货物,标志着中国大陆首个LNG购销合同达成接卸1000船的里程碑。1000船绿色能源注入粤港澳大湾区,为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和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日子,大鹏LNG以此新里程碑的达成,为祖国母亲华诞献礼。
-
国际油价7日显著上涨 美油、布油均涨超3%
国际油价10月7日显著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76美元,收于每桶77.14美元,涨幅为3.71%;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88美元,收于每桶80.93美元,涨幅为3.69%。
-
我国首列氢能源智能城际动车组亮相柏林
近日,我国首列氢能源智能城际动车组CINOVA H2,在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上正式发布。该车搭载氢燃料电池,利用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该车“装得更多、跑得更快、跑得更远”。列车拥有全球最长的续航里程,以时速160公里运行时续航达到1200公里,时速120公里下续航达2000公里,时速80公里下续航达3000公里。同时,列车加氢速度快,注满一次氢气只需要15分钟。
-
2023年是30多年来全球河流水量最少的一年
10月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指出,2023年是33年来全球河流水量最少的一年,这标志着全球水资源供给发生了重大变化。报告还指出,气候变化使水文循环变得更加不稳定。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说,由于气温不断升高,水文循环速度变快,且变得更加不稳定和不可预测,非涝即旱是人类正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