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达峰”日期的临近,国际社会在绿色能源赛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通过制定标准、技术垄断、以及绿色能源产业链的率先实证,来争夺对于绿色能源的话语权,比如目前比较有代表性日本的“氢氨路线”: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开始推广更新的氨燃料路线图,重点关注氨在火力发电厂和作为航运燃料的使用。日本受制于国内资源的限制,一直在致力于发展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能源载体。日本氢氨工业体系的技术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本国能源依赖、低碳发展的需求,同样是为了技术输出和原料输出进行储备。另外比较突出的是欧盟的“绿色甲醇路线”,也是基于本土的资源性而提出的。这些技术路线都是以应用为牵引,通过对应用设施的投资形成影响力,进而确定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因此掌控相关领域话语权。仅以欧盟标准体系的绿色甲醇为例,其认可的绿色甲醇路线主要有两种——生物质甲醇和电制甲醇,规定其中的碳源必须是绿色的,也就是“植物碳”或者“空气碳”。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更是在全球寻求“绿色甲醇”供应商,巨额订单叠加优厚的价格,掀起一股采购热潮,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