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696期]2024-07-01
-
2024年6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与上月持平,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8%和47.4%,比上月上升0.4和0.7个百分点。
-
浙江电网迎峰度夏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6月28日,今年浙江迎峰度夏最后一项重点电网建设工程——温州天河220千伏变电站第3台主变扩建工程启动投运,标志着浙江2024年迎峰度夏电网建设重点工程全部投运。
-
我国海拔最高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6月28日,今年浙江迎峰度夏最后一项重点电网建设工程——温州天河220千伏变电站第3台主变扩建工程启动投运,标志着浙江2024年迎峰度夏电网建设重点工程全部投运。
-
煤价不会跌破800元/吨
本周,下游客户采购不佳,港口市场交投氛围一般,贸易商报价弱稳下行。但目前市场发运成本较高,部分贸易商低价出货意愿较差,预计港口煤价跌至820-830元/吨附近存在支撑。预计梅雨季节结束后(7月10日之后),电厂日耗将有改善。叠加社会库存加快去化,产地、港口市场将有好转。预计煤价在七月中旬止跌,受发运成本叠加周边国家煤炭需求增加、进口煤价格反弹等因素影响,港口煤价不会跌破800元/吨。
-
中电联:极端天气多发频发 给煤炭、煤电需求带来较大扰动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燃料分会(中电联燃料分会)在京组织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电力燃料形势分析座谈会暨煤炭电力企业座谈会。会议强调,当前迎峰度夏用煤需求总体有保障,但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给煤炭和煤电需求带来较大扰动。广大煤炭和电力企业保供的弦不能松,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加强统筹、突出重点,共同打好打赢迎峰度夏攻坚战。
-
我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全面建成
6月30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全球最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群——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在江苏盐城全部建设完工,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全面建成,对提高长江经济带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助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我国承建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上油气工程项目开工建造
6月26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卡塔尔ISND5-2项目在海油工程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造,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总承包能力迈上新台阶,对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
我国首个百兆瓦时级钠离子储能电站投产
6月30日,我国首个百兆瓦时级钠离子储能项目——大唐湖北200兆瓦时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一期工程正式投运。这是实现钠离子新型储能技术在全球的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项目团队攻克了诸多难题,关键核心技术装备100%国产化。形成了该领域的自主产权、标准体系和一系列可推广的钠离子储能关键技术,为推动大容量钠离子储能系统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样板。
-
极端天气事件成常态 气候变化是主因
今年以来,暴雨、洪涝、热浪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多地频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气象组织专家6月28日分析称,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等多种气候因素都可能助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但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主要原因,这也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的长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