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612期]2024-02-29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
据国家统计局,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
-
又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开工
2月27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安徽省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在歙县徽城镇鲍川村方家坞开工建设。安徽省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是“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工程批复总投资25.1亿元。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新安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显著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
-
我国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
2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在上海临港总装下线。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是我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创新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项目团队8年来,攻克多项关键技术,贯通设计制造全流程,实现首台样机总装下线。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730元/吨 环比持平
本报告期(2024年2月21至2024年2月2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30元/吨,环比持平。分析认为,本周期,主产区后续安监形势升级以及超产管控等供应端扰动增强,市场依然存在利多支撑因素,但需求端采购反馈持续不足,沿海煤炭市场上行驱动整体偏弱,环渤海动力煤综合价格指数整体维持弱稳行情。
-
进口煤便宜40元/吨左右!
最近一段时间,北方港口电煤价格弱势下跌,进口煤价格坚挺,不过依然比国内煤便宜。据今日智库了解,现在5500大卡的进口澳煤,在华南地区的到岸价差不多915左右,比国内煤还是有价格优势。目前,北方港口5500大卡的电煤报价在930左右,从秦皇岛到广州港的航运费在25元/吨左右,加起来差不多955元/吨。相比之下,同品质的进口煤要便宜40元/吨。
-
“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安装完成
2月28日从中国海油获悉,随着最后一个模块吊装就位,“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海上安装作业全部完成,标志着我国南部海域首个“四星连珠”海上天然气田生产集群顺利建成。据介绍,“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位于距离三亚市约90公里的海南崖城海域,由下部导管架和上部生产设施组成,总高约136米,相当于近49层居民楼高度,总重量超过1.4万吨,相当于9000余辆小汽车的重量。
-
报告:预计2024年我国成品油消费总量接近达峰
中国石油 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月28日发布的《202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预计,2024年,我国石油需求稳中有升;成品油消费增速显著回落,总量接近达峰。2024年,在系列政策组合拳支持下,我国宏观经济复苏基础将进一步夯实,新质生产力将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而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鉴于此,报告预计,2024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将达5%左右,石油与油品消费保持增长。
-
2023年国内光伏制造业产值超过1.75万亿 同比增长17.1%
在光伏行业 2023 年发展回顾与2024 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介绍了2023年光伏产业发展情况。王勃华表示,2023年国内光伏制造业(不含逆变器)产值超过1.75万亿,同比增长17.1%。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硅片、电池片、组件)约484.8亿美元,同比下降5.4%。他谈到,2023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4%以上。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6.88 GW,同比增长148.1%。但组件中标价格年底较年初下降超过40%,跌破1元/W。
-
生态环境部:尽快实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次扩围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26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来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正在积极推动、争取尽快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次扩围。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