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608期]2024-02-23
-
预计一季度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22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新春消费旺季和各项政策措施带动下,预计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何亚东介绍,龙年春节期间消费市场年味浓、活力足、人气旺,销售较快增长,呈现出活动丰富多彩、商品销售亮点纷呈、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新型消费动能释放、农村消费活力迸发等特点。
-
《内蒙古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方案》获批
《内蒙古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方案》于2024年2月2日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内蒙古自治区成为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之后国家批复同意的第3个绿电交易试点,标志着蒙西电力市场进入绿色发展的快车道。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于2023年4月完成首次该试点方案上报,并得到国家发改委意见反馈,于7月、11月、12月经多次修改后再次上报,在自治区、电力市场主管部门积极领导及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有力指导下,获得国家正式批复。
-
福建今年首个核电机组工程开工
福建漳州核电3号机组22日开工建设,这是福建今年首台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标志着漳州核电二期工程建设序幕全面拉开。据悉,此次开工的二期工程(3号、4号机组)总投资约400亿元人民币,在一期工程基础上实施30余项重要设计改进。该工程相关负责人称,工程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福建省能源结构,对促进福建省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2023年全球海运煤炭贸易量同比增长5.8%
据意大利船舶经纪与服务集团班切罗・科斯塔(Banchero Costa)最新发布的市场周报其援引AXS Marine船舶航运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海运煤炭装运量(不包括国内沿海运输)累计为13.395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8%。根据船运数据的比较,2023年全球海运煤炭总装载量,不仅高于2022年的12.655亿吨,高于2021年的12.542亿吨,且远高于2020年的11.965亿吨,并已经超过疫情爆发前最高水平2019年的13.098亿吨。
-
1月中煤能源商品煤产量同比增长4.5% 销量下降10.4%
中煤能源2月2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2024年1月份,中煤能源商品煤产量为1148万吨,同比增加49万吨,增长4.5%;环比增加67万吨,增长6.2%。1月份,中煤能源商品煤销量为2162万吨,同比下降10.4%,而前一月为增长19.5%;环比减少182万吨,下降7.8%。
-
伊朗指认以色列破坏伊天然气管线
伊朗石油部长贾瓦德·奥吉2月21日说,上周伊朗天然气管线发生爆炸系以色列所为。伊朗的一条主要天然气输气管线的两段管道2月14日凌晨发生爆炸,事发地点分别位于恰哈尔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博鲁真和法尔斯省萨法沙赫尔地区。奥吉当时把这两起爆炸称作“破坏和恐怖主义行为”,没有指明怀疑对象。至今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宣称实施此次破坏。
-
国际油价2月22日上涨
国际油价2月22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70美分,收于每桶78.61美元,涨幅为0.90%;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64美分,收于每桶83.67美元,涨幅为0.77%。
-
2023年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34%
2023年,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34%。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额超6700亿元,河北、云南、新疆3个省份的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100%。风电完成投资额超3800亿元,辽宁、甘肃、新疆3个省份的陆上风电投资加快释放,山东、广东2个省份的新建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投资集中释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我国贡献超过50%。
-
我国将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文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一系列建设目标,同时规划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和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