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595期]2024-01-31
-
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8年以来,长三角GDP占全国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4%左右,呈稳定发展态势。三省一市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GDP达4.72万亿元,江苏GDP达12.82万亿元,浙江GDP达8.26万亿元,安徽GDP达4.71万亿元,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
-
2023年俄罗斯对中国电力出口量为31亿千瓦时
俄罗斯电力公司董事会成员亚历山德拉·帕尼纳近期透露,2023年俄罗斯对我国的电力出口量出现了明显下滑。相较于2022年同期的46亿千瓦时,今年俄罗斯的电力出口量仅为31亿千瓦时。帕尼纳承认,这一数据明显低于2022年创下的纪录。
-
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心脏”水压试验成功
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获悉,由该院设计、采购,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承制的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水压试验近日取得成功。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核电站核心设备之一,也是核电站唯一不可更换的主设备,发挥着重要的安全屏障作用。作为核电站的“心脏”,反应堆压力容器可固定和支撑堆内构件,保证燃料组件按一定间距在堆芯内支撑与定位,并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一部分,发挥着承受一回路冷却剂与外部压力差的关键作用。
-
鄂尔多斯等三大主产区原煤产量合计占内蒙古的87.2%
内蒙古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2.11亿吨,首次突破12亿吨大关,位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0.2%。2023年1-12月份,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三大主产区原煤产量合计占全区的87.2%,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原煤产量增长1.2个百分点。
-
2023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利润较上一年下降25.3%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3.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采矿业实现营业收入61275.1亿元,同比下降8.6%。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业收入34958.7亿元,同比下降13.1%。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858.3亿元,同比下降2.3%。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2392.4亿元,同比下降19.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7628.9亿元,同比下降25.3%。
-
国内首创!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纳米改性技术助力致密气高效开发
近日,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获悉,该局首创国内多种纳米改性核心处理剂,自主研发的纳米改性低伤害压裂液技术,破解了致密气藏“微孔喉液体滞留伤害”的行业性难题,并实现了规模应用,有效提高气井测试产量,有力支撑致密气藏效益开发。
-
国际油价30日上涨 美油涨超1%
国际油价1月30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04美元,收于每桶77.82美元,涨幅为1.35%;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7美分,收于每桶82.87美元,涨幅为0.57%。
-
报告: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开展专利布局
1月30日发布的《光伏产业专利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光伏产业专利规模优势持续巩固,光伏企业积极开展专利布局。报告显示,迄今为止,我国光伏全产业链专利申请总量16.8万件,有效专利总量7.4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2.2万件,均位居全球首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创新的重要一极。报告指出,我国光伏企业积极推动专利布局,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报告还对国内城市光伏专利情况及排名进行了分析。
-
生态环境部:2023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为85.5%
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公众关切。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任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32.9微克/立方米)约3.0微克/立方米,相比2019年下降了16.7%。2023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为85.5%,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86.8%,好于年度目标0.6个百分点,较2019年上升3.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