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557期]2023-12-07
-
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的来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战胜困难挑战、顶住下行压力,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
四川电力总装机已达1.27亿千瓦 多能互补电源结构正逐步构建
12月5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全省电力总装机已达1.27亿千瓦,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正逐步构建。为满足高速增长的用电负荷和用电量,补齐四川电源电网的短板弱项,省政府于去年12月印发《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围绕多能互补重点电源项目、互联互济重要电网工程、电力建设体制机制实施三大补短板行动。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12月6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示范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公司总经理张延旭说,核电站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于2012年12月开工,202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此次是在稳定电功率水平上正式投产转入商业运行。
-
国家发改委: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
12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关于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煤炭产能储备。到2030年,产能储备制度更加健全,产能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形成3亿吨/年的可调度产能储备,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供给弹性和韧性持续提升。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730元/吨
本报告期(2023年11月29日至2023年12月5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30元/吨,环比下降3元/吨。分析认为,在旺季不旺的主旋律下,沿海煤炭市场供需宽松格局未改,沿海煤价缺乏实质支撑,叠加全国煤炭交易大会前夕,市场双方处于博弈僵持期,市场价格动向不明,整体保持平稳震荡。但本周期适逢大型煤企中长期合同调价节点,5500K中长期价格下调3元/吨至710元/吨,中长期价格压舱石作用凸显。受此影响,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打破持平局面,本周期综合价格下行。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6日发布消息,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工作安排,经有关地区城市和园区自愿申报、省级发展改革委推荐、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
-
天然气管网“一区一价”落定,明年起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昨天发布通知,首次分区域核定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的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该制度将从明年1月1日起执行。此次核价是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以来的首次定价,也是国家首次按“一区一价”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通知》分别明确了西北、东北、中东部及西南价区的跨省天然气管道运价率,并要求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各价区运价率,以及天然气入口与出口的运输距离,计算确定管道运输具体价格,向社会公开。
-
海南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3.87%
近日从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成果及政策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海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7.3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13.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倍以上。到2025年,海南计划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50万辆。海南在全国率先提出2030年停售燃油车目标,以清洁新能源汽车发展等标志性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
我国海上最北油田日产原油突破1000立方米
12月6日,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海上最北油田锦州9-3油田日产原油达到1080立方米,成功迈入日产千立方米油田俱乐部。隶属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的锦州9-3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是我国国内地处最北、水深最浅、纬度最高的海上油田,油田下辖6座生产平台,是集油气开采、处理、外输为一体的综合性海上生产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