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554期]2023-12-04
-
前10月服务进出口总额超5.3万亿
商务部12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4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21826.7亿元人民币,下降7.4%;进口31618.6亿元人民币,增长23.5%,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
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
12月1日,贵州能源集团从新光发电获悉,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如期实现既定目标!目前机组各系统参数正常,设备运行平稳,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该项目是贵州能源集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按照煤电一体化方式建设的先进火力发电项目,是省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燃煤电厂!
11月30日至12月1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迪拜出席世界气候行动峰会并发表致辞。丁薛祥指出:我们大力推进绿色发展。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超过1800万辆、占世界一半以上。我们深入推进能源革命。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50.9%。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燃煤电厂,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
-
煤价保持在930-950元/吨之间震荡徘徊
目前的煤炭市场是高库存与迎峰度冬预期之间的博弈,暂无趋势性大涨和大跌走势,基本以震荡为主。利好和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煤价也是涨跌两难,保持在930-950元/吨之间震荡徘徊。一旦有阶段性采购需求,港口煤价就能上涨10-20元/吨;一旦采购结束,用户观望,煤价就下跌10-20元/吨。
-
大秦铁路11月份累计运送煤炭3766.3万吨 环比增长8.12%
今年11月份,“西煤东运”能源通道大秦铁路累计运送煤炭3766.3万吨,环比增长8.12%,其中26天的日运量突破128万吨,全力保障今冬明春发电供暖用煤需求。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大秦铁路煤炭运量达3.88亿吨,同比增长7.5%,创4年来新高。
-
国家发改委:10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19.2亿立方米
12月1日,据国家发改委快报统计显示,2023年10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1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1—10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21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1%。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输气量已突破500亿方
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四周年累计输气量突破500亿立方米。中俄东线是我国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全长511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北段正式投产通气,4年来已安全运行1400余天。
-
张家口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大关
11月30日,华能涿鹿三道沟100兆瓦智慧能源光伏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标志着张家口市光伏项目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作为全省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张家口市光照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每平方米为1500-1700千瓦时,年日照时数为2756-3062小时,年平均发电小时数1500-1600小时,光伏可开发容量在2000万千瓦以上。
-
世行宣布加大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融资支持
在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世界银行集团宣布将加大应对气候变化融资支持力度,下一财政年度(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融资总额中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的比例将大幅提高。世行12月1日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表示,在下一财政年度的融资总额中,用于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项目的额度将提高至45%。按照提高后的比例,在该财政年度将有超过400亿美元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之前多约9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