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540期]2023-11-14
-
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初步统计,2023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3万亿元。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
-
天津今年绿电交易电量已达14.75亿千瓦时
在绿色低碳发展共识驱动下,天津的绿电交易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来自国网天津电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天津今年绿电交易电量已达14.75亿千瓦时。绿电通常是指在生产电力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对环境影响较低。近年来,交易和使用绿电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
-
中国在建装机容量最大水电站实现大江截流
11月11日上午,随着数车土石料倾倒而下,位于川滇交界处的中国“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工项目、中国在建装机容量最大水电站——金沙江旭龙水电站顺利实现大江截流。据了解,旭龙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游规划13级电站中的第12梯级,位于四川省得荣县和云南省德钦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游河段,水库正常蓄水位2302米,总库容约8.47亿立方米,采用双曲混凝土拱坝及右岸地下厂房布置,最大坝高213米,装机240万千瓦。
-
仅隔3天,产地外购煤价再次调涨
上周五,产地、港口煤市显示出良好趋势,港口煤价继续保持大幅涨势,产地实现了全线止跌上涨,市场稳步向好。经过了一个周六日的假期,周一市场涨势放缓,采购方趋于谨慎。但随着神华黄骅港煤炭库存的连续下降,周一,产地神华外购煤价再次上调价格,最高涨幅40元/吨。
-
前三季度全球海运煤炭贸易量同比增长5.5%
据意大利船舶经纪与服务集团班切罗・科斯塔发布的市场周报(MARKET REPORT – WEEK 44/2023),其援引AXS Marine船舶航运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全球海运煤炭装运量(不包括国内沿海运输)累计为9.917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5%。
-
国家管网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项目二阶段工程投产
11月10日,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项目,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项目二阶段工程投产成功。该阶段工程,在今年冬季保供开始前顺利投产,助力国家管网集团加快“全国一张网”建设,促进“X+1+X”油气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十四五”能源清洁低碳转型。LNG管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通过16.94公里外输干线接入蒙西天然气管道实现与中俄东线、陕京管道等多条天然气主干管道互联互通,为国家管网集团增加一条重要海气保供通道为今冬明春保供再添动力。
-
前10月海南液化天然气加工外输量超176万吨
11月13日,国家管网集团海南天然气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海南LNG(液化天然气)加工外输量共计176.25万吨,同比增长86%,有力保障了海南及内地沿海地区液化天然气的稳定供应。据了解,今年以来,海南岛内LNG供应增长较快,1月至10月供应量96.55万吨,岛内气化外输量同比增长205%。
-
五部门联合开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
1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的通知》。《通知》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包括能够提供先进、成熟的智能光伏产品、服务、系统平台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项目,包括应用智能光伏产品,融合运用5G通信、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光伏服务的项目。
-
国家电投发布我国首个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相关标准
近日,在国家电投用户侧委员会统筹,创新部、发展部指导下,山东总公司(山东院)研究编制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通则》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成为国内首个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相关标准。该标准的发布进一步增强了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的社会认可度和操作规范性,助力国家电投用户侧产业发展及“雪炭N行动”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