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电子期刊-能源日讯](https://www.china5e.com/statics/images/china5e/title_nyrx.png)
能源日讯[3535期]2023-11-07
-
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
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展4日在广州闭幕,实现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8%,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其中,参展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成交122.7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
-
历时17年!鲁地拉水电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近日,经过专家组现场检查及技术预验收,历时17年建设的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通过工程竣工验收。据悉,鲁地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6万千瓦,装设6台混流式发电机组。该电站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创新性强,在金沙江干流上成功建成长622米、高140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
“宁电入浙”累计输送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
“煤从空中走,电从远方来”。截至11月2日,“西电东送”大动脉±800千伏灵绍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夏灵武—浙江绍兴)累计输送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可为400万户普通家庭提供50年用电需求。浙江是用能大省、资源小省,全省外来用电占最高负荷比例三分之一以上。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封顶 钢制安全壳全部吊装就位
从海南核电有限公司获悉,11月3日清晨,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钢制安全壳顶封头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玲龙一号”的关键结构封顶,全面进入内部安装高峰期。据了解,“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开工建造的陆上商用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压水堆,是中核集团继“华龙一号”后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玲龙一号”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
-
全力保供 华能云南分公司采购首单进口煤
11月1日,华能云南分公司首批1万吨印度尼西亚进口电煤通过“海铁公”多式联运,辗转4200余公里成功运抵滇东电厂。此次进口电煤采购不仅实现该公司进口煤采购零的突破,而且打通进口电煤采购渠道,为切实扛牢电力保供责任再添“硬核”举措,开创了云南省进口电煤采购先河,为华能云南分公司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开辟了新路径。
-
截至9月底今年山西新增煤炭产能4800万吨/年
山西省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今年山西新增煤炭产能4800万吨/年。其中,7座建设煤矿转入联合试运转,19座生产煤矿完成产能核增。
-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再签合作大单
中国石化4日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北部气田扩能项目二期一体化合作协议,包括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和参股协议。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每年将向中国石化供应300万吨液化天然气,并向中国石化转让合资公司5%股权。签约仪式在当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石化主题论坛上举行。
-
广西探索新型储能商业新模式
近日,广西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完成首单独立储能电站调峰交易,率先在南方电网公司服务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实现储能辅助服务市场化运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过开辟储能商业盈利新模式,能够进一步体现储能作为电网调节性资源的战略价值,有利于广西储能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我国拟选择100个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6日对外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