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讯[3527期]2023-10-26
-
我国将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1万亿元国债,旨在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增发国债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
-
陇电入鲁工程调峰电源项目灵台电厂加快建设
日前从国网甘肃电科院、山东能源集团获悉,由山东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电入鲁工程)调峰电源项目灵台电厂正在加快建设。目前,一期项目1#锅炉大板梁全部完成吊装,项目设备质量验收工作全面启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陇电入鲁工程重要的调峰和支撑电源项目。这是甘肃省继±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之后的第二条能源外送大通道,也是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直流工程。
-
山西:进一步加大电力保供 前三季度“晋电外送”超1100亿千瓦时
10月24日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山西外送电量达116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创历史同期新高。“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我们全力保障山西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734元/吨
本报告期(2023年10月18日至2023年10月2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34元/吨,环比持平。分析认为,本周期煤炭市场需求侧利空因素影响逐渐增强,煤价底部支撑趋弱,但由于煤炭供需格局尚处于调整状态,暂未出现根本性转变,在上下游价格分歧下,煤炭贸易活动相对僵持,煤价涨跌空间有限。本周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与上期持平。
-
新一期产地外购煤价最高降幅至33元/吨
近日,市场传言,华南地区进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已经跌破1000元/吨。该消息使得本就连续降价多日的煤炭市场雪上加霜。此外,24日傍晚,新一期产地外购煤价下调,最高降幅升至33元/吨。25日,煤炭上中下游全线降价,观望、压价等行为再次普遍,市场一片冷清。整体煤炭市场再次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整个终端市场很少有接货计划。
-
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八次下调
10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0月2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均降低70元。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下调0.05元、0.06元、0.06元。至此,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两连跌”。
-
山东青岛LNG接收站累计接卸600船液化天然气
10月23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满载8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海拉精神”号LNG运输船,成功靠泊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码头。至此,该接收站累计接卸600船超4200万吨液化天然气,气化外输量超440亿立方米。
-
西宁新能源汽车充电量突破1000万千瓦时
近日,据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统计,国网西宁供电公司负责运营的充电桩累计充电量达到11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38%。截至目前,国网西宁供电公司已建成投运7座充电站,共计254个充电桩,总装机容量达2万千瓦时。在西宁新能源汽车充电量中,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高达90%,社会用车如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等占10%。
-
联合国数据揭示全球土地退化状况令人担忧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10月24日宣布首次推出“数据仪表盘”,其中汇集了126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揭示了全球各地的土地退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生。“数据仪表盘”反映了全球范围内令人担忧的现实——从2015年到2019年,全球每年至少损失1亿公顷的健康、高产土地。据介绍,这些数据显示各界有必要采取紧急行动,因为不断上升的土地退化程度将影响全球市场、社区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