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底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能源行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事关供给侧改革的浪潮,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其对能源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本刊出版之际,正值中国能源网主办的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刚刚在上海结束。在此次会议上,与会嘉宾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基础上探讨分布式能源如何影响能源的供给侧改革。
我们都熟悉“能源互联网”,也知道“移动互联网”,但是,有没有可能将两各概念结合起来打造一个“移动能源互联网”?如若将能源互联网可移动化,让能源随着人们的需求而自由流动,其意义将是一次全新的颠覆。
随着颠覆性创新增多,后来者在很多领域不需要模仿前人就可以做得很好。这比较像电子管、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间的代际更替,后来者可以忽略做电子管、晶体管,直接研发集成电路。中国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在新经济时代可以利用颠覆性创新的机会实现超越。当然,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对于能源互联而言,区块链就是一种机制、一个解决方案,未来会不断演进,或许会被别的方案替代,当下最重要的是要推出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产品,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2016年中国分布式能源优秀奖项评选活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沼气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六大协会联合主办,由国内最早关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中国能源网承办,旨在肯定和表彰在分布式能源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及个人。
储能技术是人类走向低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前提,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必要条件。在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增长,许多国家都在鼓励分布式微网和智慧能源体系加速发展的时期,储能技术应用迎来了广阔的空间
2016年4月1日,《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鼓励多元主体投资建设分布式能源。此外,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利用,推动区域能源转型示范,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城镇、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天然气、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分布式能源,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
张玉清,1956年3月出生,山东省阳谷县人。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7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石油地质专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
郑肇经是辛亥革命以后对我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做出过开创性贡献的杰出人物之一。中国近代科学治水和水利科学研究事业的先行者、奠基人。
9月4日至5日,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峰会主题正契合当前全球能源行业所面临的变革发展大势。作为本届峰会东道主国及全球能源生产及消费大国
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能源行业为什么需要区块链;海外的能源区块链应用介绍;能源区块链实验室正在设计和考虑的能源行业区块链应用场景。
近两月,沙特石油产量不断飙升。根据沙特向欧佩克提交的数据,沙特阿拉伯上半年石油产量保持稳定,随后从6月起,开始生产更多的石油,7月石油产量更达每日1067.3万桶,达到新高。当中,超过70%的石油用作出口,这意味着目前沙特每天出口超过700万桶石油。
推动能源革命,为社会提供清洁、高效、智能且低成本的普遍能源服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基本条件。
能源转型方向已经非常清晰,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3个Peak(峰值)已经出现。第一个Peak是中国的煤炭已经到达峰值,不管是不是实际到达,但已在峰顶周边。第二个Peak是美国石油消费5年前就达峰值了,虽然现在美国石油的生产和进口在增加,但如果减去出口的成品油,其实际上也在下降。第三个Peak则是欧洲的天然气消费已经到顶了。
环境能指的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球平均温度。地球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没有太阳地球表面将下降到宇宙背景温度-269℃,这意味着我们周围充满了能量,这个能量对人类来说无限大。
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也称共享经济或点对点经济(Peer-to-peer economy)、协作经济、协同消费,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分享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自2005年开始,围绕交流特高压输电问题的争议已过十年。"十二五"期间就没有全国性的电网计划,原因就是交流特高压问题涉及国家的电网构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