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首页 | 查看往期 | 订阅中心
卷首语

分布式能源的漫漫十年路

      分布式能源传入我国已有十年的历史。我国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发展分布式能源是在2000 年由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批准的《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即1268 号文件,文中就明确提出:“以小型燃气发电机组和余热锅炉等设备组成的小型热电联产系统,适用于厂矿企业、写字楼、宾馆、商场、医院、银行、学校等较分散的公用建筑。它具有效率高、占地小、保护环境、减少供电线损和应急突发事件等综合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推广”。

封面文章

结构怎么调?

      提要:纵观各国发展,调整产业与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是要调整一次能源结构,改进能源转换技术,这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结构性矛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而抓手就在于天然气对煤炭的替换。

高端论坛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21 世纪科学用能的重要途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21世纪科学用能的重要途径而蓬勃兴

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

      第一, 结合国际和国内分布式能源情况,由于天然气发展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保、经济等优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得以大规模推广。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现在有6000 多个区域能源站,大部分

发展分布式能源优化城市能源结构

      第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低排放、高环保、能源利用多样性特点,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实施热电联产,有利于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住房城乡建设部支持并推动天然气分布

分布式能源是上海能源领域重要发展方向

      很高兴参加今天由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与中国能源网联合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及中国世界文化发展促进会,共同举办的这次2010 中国分布式能源研讨会,我谨代表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

人物

喀什特区设立建言第一人

      四川省宏观经济专家、文化学者刘斌夫先生,早在2004年在其专著及文章里就首度提议设立以南疆区域中心城市喀什为中心的内陆经济特区,同时提出“西三角”经济圈的构想。喀什特区与“西三角”经济圈、川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共筑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和第八增长极,将西部南北版块紧密联接,其间有着非常密的天然联系和古今渊源。“西进西出”战略,中国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新天路”和亚欧大陆桥-亚欧国际高速铁路建设,将推促西部经济发展在未来10年与东南沿海同步。

分析点评

并网铁幕

      分布式能源最新的发展进展是热电冷三联产,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甚少,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未见出台,因而在过去的十年间发展步伐缓慢。目前,我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障碍,其中包括了技术、经济及市场等方面的障碍,但最主要的障碍还在制度和政策层面。

新概念

页岩气中国气体能源战略新锐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书讯

书讯:《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是作者华贲教授及其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多年来研究成果以及工程经验的集成。从热电联产到冷热电联供、规模化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与区域供冷和电力节能的关系、分布式能源与天然气产业在中国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第二代能源供应系统及规划的角度,对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区域能源供应、天然气定价机制等方面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最后给出了作者取得的有关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区域供冷系统等方面的中国专利。《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对从事天然气利用的研究人员、建筑节能设计人员、城市能源规划管理与研究人员、政府官员、高校师生等具有参考价值。

论文平台

关于发展分布式供能工程的几点思考

      上海分布式能源工程取得了一定发展,已建和在建的有二十多个项目, 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赵之一、翁史烈等老领导和老专家的积极支持下,上海先后出台了优惠政策,制订了地方技术规程,成立了专门推进机构,对过程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上海市节能协会在编写规程的基础上,成立了分布式供能专委会,最近接受市政府推进办委托正在对已建的15 个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天然气是发展低碳经济关键能源

      7 月8 日—7 月10 日,中国能源网携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和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以“合理利用能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 中国分布式能源研讨会暨展览会”。借此次大会召开之际,中国能源网记者同少莉就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一些问题,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华贲教授。

从能源角度看分布式能源容量的“大”与“小”

      摘要:简要介绍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情况,从能源角度谈如何合理利用天然气发展热电联产。从工程实践角度谈如何发展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与小型楼宇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工程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要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多做方案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电网架构下的分布式能源

      今年我们想做简单的研究,分布式能源为什么运行的不好,想在这个方面做比较深入的探讨,在北京将近28、29 个分布式能源,但是基本上都运行的不好,个别是独立运行,还可以维持,但是并网发电,并不是说不能并网,大家并网以后运行的也不好,从这个例子上反推为什么分布式能源运行的不好的理由。在上海、北京都做了一些调查,在上海做调查给我一个启发,就是双方对于并网的东西还有相互之间的认识,所以我列的题目,如果大家不是特别感兴趣可以很快的过去,我今天想介绍的就是这么几个:一个智能电网的定义,第二个智能电网的特点以及分布式能源并网的意义,还有技术要求,参数要求,另外是结束语。

建立专业化行业组织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

      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但又是一个能源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增加,污染也是越来越大,众所周知,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

分布式能源系统余热利用技术

      我发言的题目是“分布式能源系统余热利用技术”,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分布式能源系统当中发电机组的余热利用技术,作为整个系统来说,我们分布式能源用的最大优点是没有余热。主要内容是这样的,首先把我们公司在分布式能源技术领域所开展的工作和业绩汇报一下。后面的内容就涉及到分布式能源系统常用的发电设备及余热条件,分布式能源系统常用余热制冷(热)设备配置方案,分布式能源系统用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烟气系统,热水系统设计方案,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要点,应用案例。

发展分布式能源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我发言的题目是:“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我想说的是如何建立分布式能源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我介绍分布式能源与低碳经济,第二是科学与分布式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我们认为应该建立起一个能源的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是针对目前常态所言的,从能源结构看目前能源以化石能源为主,未来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相互融合,我们的观点是,未来的能源是制造性能源,今天的能源不管是煤炭、石油还是天然气,是开采性的能源。

探索中国特色的分布式能源发展道路

      我发言的题目是“ 探索中国特色的分布式能源发展道路”。我谈两个问题,一是发展中国分布式能源的潜力与前景,二是探索中国特色的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道路。首先是潜力和前景方面,潜力首先来源于分布式能源系统自身的优势,要分析世界范围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国内示范工程与市场的形势,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预测,配合潜力分析的理论模型预测未来,迎接新能源产业的兴起。

2009 世界风能报告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尽管2009 年全球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世界各地再次刷新了风能利用的新记录,风电设备的新增投资超过了往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009 年159,213MW,2008 年120,903 MW,2007 年93,930MW,2006 年74,123 MW,2005 年59,012 MW。

2010年07月刊
总第43期
发布时间:2010-07-30
主办 中国能源研究中心
   
顾问委员会  
主任 王武龙 
副主任 冯丽雯
   
顾问委员 陈清泰 吴敬琏 汪恕诚
  熊光楷 姜云宝 王维城
  蒋承崧 徐锭明 周大地
  陆延昌 李定凡 陆佑楣
  周孝信 徐建中 胡文瑞
  石定寰 倪维斗
   
专家委员 吴钟瑚 庄来佑 王海运
  韩晓平 周小谦 郭云涛
  孙家康 薛  静 吕伟业
  王振铭 甘世宣 张大伟
  曾兴球 张金川 张  抗
  陈卫东 阎三忠 唐振华
  陈新华 孙伟善 白荣春
  周凤起 徐晓东 马重芳
  李景明 华  贲 王金南
  冯江华
秘书长 狄小平
   
出版 《中国能源网》编辑部
主编 冯丽雯
首席撰稿 韩晓平
执行主编 秦京午
编辑部主任 陈明灼
编辑 张磊 江晓蓓 曹吉生
  李自琴 刘婷一 吴迪
  冉泽
美术编辑 白翠霞
发行 张祖敏
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8号中雅大厦A座14层
电话 010-51915030
传真 010-51915237/97
电子邮件 ER@china5e.com
投稿联系人 陈明灼
  chenmingzhuo@china5e.com
  1314133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