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来唯有之变局浓缩于三十年,当变已变,该变未变,不该变也变——如何历史地看待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路径问题。这是一个宏观基本面上的话题,是一个既与宏观战略或超宏观战略有关的话题,也是一个实际上与未来趋势直接相关的话题。
当时国家计委主管能源工业的领导,根据“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提出可否考虑中央和地方企业用电分别由中央与地方各自解决,要求做调查研究。1980年8月中旬,由国家计委牵头,组织了电力部、山东省计委、省电力局、烟台市计委、市电力局同志参加的调查组,在烟台市进行近二十天实地调查。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在邓小平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至今中国已成功地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从封闭半封闭到全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30年间,中国保持了年均9.8%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GDP占全球的比重由1%上升到5%,财政收入增加了44倍多,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四。在一个起点低、人口多的基础上取得这样的成绩,中国人民为之付出了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农村能源问题的实质是能源公平问题,向农村持续提供高品位的能源服务不仅是发展的需要,更是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经历了从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到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再到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目标演进。当前,政策的关键是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公平,并在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保障农民的交易权力、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并把农业和能源建设列为发展重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相应的重视,除水电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外,自1978年开始,风电、太阳能、现代生物质能等技术应用和产业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发展,小水电、太阳能热水器、小风电等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煤-焦-钢”产业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焦化行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平稳、加快、高速”三个发展阶段:1979-1993年的15年中,在我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年均递增7.15%和6.33%的情况下,焦炭产量从4690万吨发展到9300万吨,年均递增4.68%。
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高,大多通过发电转换用于终端消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今后煤炭转为电力的比重还将继续提高,发电装备和能源效率将进一步改善,同时燃煤排放也将向电力工业集中。
除了石油疯狂之外,铁矿石也成了疯狂的石头,今后煤炭会不会成为疯狂的煤炭?现在不抑制能源需求,后果就是今后更高的能源价格,其经济后果是持续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
能源署2008年11月12日发表的《世界能源展望2008》报告中文版摘要显示,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着抉择。保障可靠的、廉价的能源供应,实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的迅速转变,是当前面临的两大能源挑战;能否成功解决这两个问题,将决定人类社会未来能否实现繁荣。报告强调,当前急需的是一场能源革命。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约为70%,且这一状况在2050年前不会有大的改变。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为1.5万亿t ,在世界排名第三。2007年我国原煤总产量25.36亿t。预计近期年增长率在12%左右。到2010年(“十一五”末)我国煤炭市场需求为30亿t,届时产能将达31亿t。
四川省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对地震灾区能源工业恢复重建产生积极影响。
为什么国外50年来不断发生重大停电事故?例如2003年美加大停电损失了7000万千瓦,因为是历史上自然发展起来的自由电网结构,它们靠经过电网大量送电,一是交流网宠大,问题多,一旦故障波及范围大;二是任一线路跳闸,负荷转移,连锁反应,易发生全网失稳振荡,全网瓦解而大停电。
中美关系随着经贸关系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可以说,是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但是我们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这种关系好到一定程度就止步不前了。尽管多年来中美两国有识之士及政府间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民意方面总是差强人意:在过去的几年中,尽管中国人对于美国人的好感度均在70%以上,但是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好感度基本徘徊在40%~50%之间,而且2008年更是降到了39%。而在9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这个数字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