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首页 | 查看往期 | 订阅中心
卷首语

关注改革热点

      本期能源思考出版,正值12届人大政协两会闭幕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水落石出,此次两会上,最引人瞩目的话题无疑是换届、大部制改革与“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改革呼唤。此外环境安全,特别是治理PM2.5、灰霾、大城市病、粮食安全、海洋权益、九龙治水等等也成为代表热门、高频率话题。

封面文章

转变政府职能应对五种安全挑战

      随着今年人大政协两会闭幕,中国大部制改革终于水落石出,其中与能源相关的就有3个:重组能源局、重组海洋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拆分铁道部),而另外改革是: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合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署),据媒体评论,总结果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但不是“搭积木”,而宗旨是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保障公平公正。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央政府应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环境安全、文化安全的挑战,而传说中的国土资源部与环保部合并“大资源环境委”、“大能源”、“大文化”、“大金融”、“大体改委”等部门的改革。但中国经济面临潜在的环境、能源、粮食、金融安全不容忽视。更多内容,请参见下文!

高端论坛

呼唤包容性的市场经济

      摘要:只有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道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这样中国才有光明的未来

本期关注

可燃冰:日本版页岩气革命?

      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12日宣布,从爱知县东部海域地层中的可燃冰中分离并取出甲烷气体的试验取得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从海底采集甲烷气体。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及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受经济产业省的委托进行了此次试验。这一消息即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日本能源界亦欢欣鼓舞,称此次试验成功可能引发日本版的页岩气革命。

专题讨论

在雾霾中醒悟,不在雾霾中沉怨

      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发生了四次中度、重度、极重度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的时间之长(断连续11天),面积之大(143万平方公里、13个省市区),浓度之重(最高达1000㎎),受众人群之多(全国近6亿人口),健康受损之大,影响之广(国内外高度关注),是中国环境史上之最。是积淀型爆发污染。我们不能重蹈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之悲惨局面。要深刻反思、深度总结雾霾产生的原因,形成的机理,提出科学而实际的对策措施。更多内容,请参见下文!

既解决缺电、又实现节能减排的重大建议

      我国东中部既有丰富的风能和抽水蓄能站点,又靠近大电网,电网的电源结构性矛盾又亟待调整改善,因此,建议当前应优先大力开发,大中小相结合,小的各省区分散开发,就近上网;百万千瓦级的,由中央集中财力完成,建成为“风、蓄配合”的绿色峰荷电源,对国家发挥重大节能减排为主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且具有前瞻性地安全可靠加快沿海核电发展,提升核电比例,有序在“十二五”初期逐步把六大区电网建设成电源布局、电源和电网结构合理,完全符合纲要求的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是可以全面有效完成电力工业三项任务。这就是我们建议的“十二五”电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观点。更多内容,请参见下文!

雾霾与“两桶油”的背后联系

      雾霾事件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但关于污染的原因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日前,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给出的回答具权威性:造成北京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中,机动车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看来汽车尾气占据了主因,这再度暴露了中国成品油标准滞后的问题。受制于成本的问题,中国以二三线城市为主的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实施的是国三标准,而与欧美现行的成品油标准相比,国三在污染物排放上达到西方国家标准的5倍到15倍之巨。于是,中国的汽车排放形成了一个很尴尬的怪现象——以不足美国一半的汽车保有量,创下了超出同样作为大都会的纽约10倍的PM2.5排放。更多内容,请参见下文!

特别报道

议事新能源局

      国家一词过于宏观,不妨将它比作一个电脑游戏。政府官员是程序设计员,社会制度是程序语言,而公民则是玩家。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程序设计员未曾料想到的细节与漏洞,这些漏洞有些只是影响游戏美观或拖卡游戏速度,但有些漏洞严重得足以导致游戏闪退或者崩溃。于是,程序员邀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玩家把他们发现的BUG提出来,并加以解决,这就是两会。中国社会的漏洞还有很多,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离社会主义先祖们所设想的乌托邦的确很远。但庆幸的是,助力中国发展的红利依旧源源不断地涌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人口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我们用广袤的土地和辛勤的劳动人民填饱了现代化工业生产力的贪婪胃口。现在,面对日益衰减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又马不停蹄地跟上了。李克强所说“改革就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班子执政的基准线。两会闭幕,神圣的权力完成交替。未来,焦灼迫切的能源难题,正等着改革后的能源权力体系逐一解决。更多内容,请参见下文!

人物

“为我中华、志建三峡”

      陆佑楣(1934.1.7—)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省太仓市。1956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曾任国家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河海大学教授。

吴新雄:两年坐了三把交椅

      吴新雄在两年的时间内坐过三把椅子,完成了三次职务转变。省长、电监会主席、能源局局长,这三个职位都需要惊人的勇气和魄力。出任江西省省长,他是新能源大省蓝图的“设计师”;出任电监会主席时,他是电监会深陷尴尬境遇的“救火者”;如今,出任与电监会合并之后的能源局第一任局长,他的角色还有待日后自己书写。

分析点评

页岩气先革美国的命

      现在全球都在谈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非常规油气革命”和由此引发的美国“再工业化革命”,以及可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那么何谓“革命”?“页岩气革命”的本质就是“天然气革命”,或者说是诸多能源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期盼的,自薪柴、煤炭、石油之后的下一个能源纪元——“天然气时代”行将引发的能源革命。尽管人类曾经对天然气寄予厚望,但是天然气产量却一直增加缓慢,那些优质、集中、适于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气田似乎越来越难以寻觅。1982年天然气首次突破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的20%,但在此之后,尽管产量和消费量都在持续增长,但似乎难以引发革命性的突变,一直维持在世界一次能源比重22%~24%之间跌跌荡荡。

不必看重石油净进口量国际排名

      近日,国际媒体基于2012年12月的数据统计,报道称中国海外原油和油品净进口量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家。对此,国内媒体评论认为,单月数据并不反映全局,中国的石油进口总量超过美国的结论为时尚早。

新概念

新概念:氨能源

      如果真要寻求一艘“诺亚方舟”去承载“零碳社会”的千年梦想,神奇的“氨”就是这样的一种奇妙物质。氨是除氢以外最宜生产的可再生燃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价值。氨可由水中的氢和空气中的氮合成,并在氨燃料电池或氨内燃机或氧化燃烧时还原为水和空气。在目前普遍采用的工业化合成氨生产中,所需的氮可自空气中直接获得。而氢的来源则为天然气、煤炭、石油、生物质及水。随着未来天然气的供不应求,氢的来源势必渐以煤、生物质和水为主,并最终依赖生物质与水。制氨所需的能源也势必从目前的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及物理能(包括光、水力、风力、温差、核变等)最终走向只依赖物理能(特别是自然能),必然走向风光核分布式制氨的光辉道路。

书讯

书讯:《能源战争》

      余胜海,1964年生于湖北随州,资深媒体人、财经作家,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专栏作家、评论员。长期从事企业发展、企业家商业思想与商业模式研究,关注中国商人的生存状态及发展脉络,是中国企业发展史和企业家成长史的忠实观察者和研究者,曾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青年学者”“首届中国博客大赛十佳博主”称号。已出版《光荣与梦想》《创业非常道》《企业家大败局》《解密中国顶级CEO》等十余部著作,备受读者好评和媒体关注。

论文平台

低碳时代石油化工产业资源与能源走势

      摘要:碳排放约束使世界一次能源构成发生第三次大转型,石油和煤炭消耗达到顶峰后逐渐减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主体;天然气则是向低碳能源过渡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化石能源;科技创新将推动从一次能源到终端利用的模式和技术不断变革,并导致石油化工产业资源与能源的格局在未来20年发生重大变化。交通运输燃料和化学品将从完全依赖石油的局面转向石油、煤(电)、生物质并存的新格局。从而要求处理好有机化工产业宏观规划布局与节能减排和能量系统优化的关系,提供了能量系统在时间和空间多个维度上优化的机遇和挑战,并催生了新的内涵和潜力。2012—2030年期间是大转型的关键过渡时期,改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拓宽时间和空间的视野,依靠科技创新,必能推进中国有机化工产业顺利转型、快速发展。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财税政策研究

      摘要: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运用财税激励政策促进我国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发展对于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应用因果回路图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非常规油气产业的财税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在厘清各项财税政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找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财税优惠政策的整体取向、改进财政支出政策、提升对开采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2013年03月刊
总第75期
发布时间:2013-03-31
主办 中国能源研究中心
   
顾问委员会  
主任 王武龙 
副主任 冯丽雯
   
顾问委员 陈清泰 吴敬琏 汪恕诚
  熊光楷 姜云宝 王维城
  蒋承崧 徐锭明 周大地
  陆延昌 李定凡 陆佑楣
  周孝信 徐建中 胡文瑞
  石定寰 倪维斗
   
专家委员 吴钟瑚 庄来佑 王海运
  韩晓平 周小谦 郭云涛
  孙家康 薛  静 吕伟业
  王振铭 甘世宣 张大伟
  曾兴球 张金川 张  抗
  陈卫东 阎三忠 唐振华
  陈新华 孙伟善 白荣春
  周凤起 徐晓东 马重芳
  李景明 华  贲 王金南
  冯江华
秘书长 狄小平
   
出版 《中国能源网》编辑部
主编 冯丽雯
首席撰稿 韩晓平
执行主编 秦京午
编辑部主任 陈明灼
编辑 张磊 江晓蓓 曹吉生
  李自琴 刘婷一 吴迪
  冉泽
美术编辑 白翠霞
发行 张祖敏
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8号中雅大厦A座14层
电话 010-51915030
传真 010-51915237/97
电子邮件 ER@china5e.com
投稿联系人 陈明灼
  chenmingzhuo@china5e.com
  1314133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