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马拉松式的筹划,湛江钢铁终于在湛江的东海岛拔地而起。这不仅寄托了湛江人民几代的钢铁梦,也寄托了中冶集团几代人的建设梦。作为宝钢二次创业的重要战场,湛江钢铁不仅代表了未来钢铁工业发展的国家重点工程,同时也是代表了在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在市场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之下,淘汰落后产量,提高性能质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实施创新驱动,实现绿色发展,成为未来钢铁企业发展的新常态。
中冶旌旗迎风立
湛江钢铁自项目启动起,就以最高规格的标准建设,这不仅是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要得益于中冶集团的技术优势。作为新中国最早且惟一的一支钢铁工业建设力量,中冶集团可谓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在钢铁工业由以量争先到以质争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调控,更需要技术的创新支撑,而这背后处处隐约可见的正是中冶的影子。
7月初,由中冶集团与国资委组织的走进新国企活动中,记者在湛江钢铁的现场亲身体验到钢铁企业在创办过程中的复杂与艰辛,同时更切身体会到中冶集团的奋战精神。东海岛地处雷州半岛,属热带气候,夏天气温居高不下,酷暑难耐,并多有台风倾扰。正是在这样的客观自然条件下,中冶人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精神,不遗余力,不计代价,不提条件地举全集团之力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先后有14家子企业,共两万余人从大江南北奔赴湛江,用一流的技术,克服千难万坎,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钢铁工业奉献上了一个标杆的精品工程。
在湛江钢铁的厂区内,蓝色的中冶旗子随处可见,猎猎迎风;在党建汇报现场,感人事迹就在你我的身边,在平凡的坚守中彰显不平凡的奉献精神;在活动的参观现场,中冶人用浅显的原理述说着高深的技术难题,在只言片语中感受到技术攻坚的不易。
沧海桑田,中冶人用一流的领先技术与“5+2”和“白加黑”的奋战精神,在南海之滨树立起了新时期钢铁企业的典范工程,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董事长、党委书记国文清这样评价湛江钢铁项目:“宝钢湛江钢铁项目是中冶科研设计类企业和施工类企业结对子、与钢铁企业深度融合的一个典范,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对中国钢铁工业具有里程碑意义。”
独占鳌头笑蔚蓝
湛江钢铁的另一大特色是:绿色。当前,我国经济大力倡导绿色的发展理念,民众对于雾霾等环境问题极其关切,环境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保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污染和能耗大户,钢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污染物约占全国工业的7%至14%,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钢铁业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退出。
从发展趋势来看,绿色发展必定是未来我国钢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们既要追求经济的发展,又要保证环境不受破坏,既要金山银行又要绿水青山。湛江钢铁地处大陆最南端的海滨城市湛江,它是广东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多项荣誉。
如何在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又能保住这碧海蓝天,不仅让每一个湛江人牵挂,同时也让每一个参与建设的中冶人所牵挂。在责任与压力面前,中冶人没有退缩,中冶人用饱满的信心与决心终于把湛江钢铁建成了“全球排放最少、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与社会资源循环共享”的绿色钢铁企业。这当然不是一句空话,记者在现场亲身体验与感受到了钢铁与环保的和谐统一。在开始投入使用的一号高炉上空,袅袅上升的白烟在蓝天白云映衬之下,别有一番风景。一路参观过来,也丝毫没有闻到别样的气味,中冶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湛江人民的承诺,坚持绿色第一,让环保成为整个东海岛的一致目标,一致行为。
让我们看看湛江钢铁在环保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在烟尘处理方面,采用了前当烧结烟气净化领域最先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工艺”,开启了多污染净化及副产品物资源化的全新时代,项目实现脱硫、脱硝、脱二恶英、脱重金属,除尘同步进行,脱硫效率达95%以上;
►在节能降耗方面,打造了最大储水量达154万方的雨水收集池,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废水100%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
►在固废处理方面,打造的世界首个含铁综合固废处置中心,90%以上的废渣可以返回高炉作为炼铁原料,在国内首家实现含铁尘泥100%厂内循环使用。
此外,湛江钢铁项目应用了100多项节能环保技术,确保了项目满足国家对重工业行业的物别排放要求。吨钢二氧化硫排放0.407公斤、烟尘排放0.363公斤、耗新水量2.9立方米、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
中冶人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守护住了东海岛的碧水蓝天,用中冶人的智慧和双手托起了每一块钢。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中冶人用心铸造的钢铁雄城,百年精品,正像音乐一样不停的演凑着和谐的绿色音符,宛如东海岛的大海一般,永远守望着湛江碧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