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环保部开出史上最大罚单,19家企业因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被罚脱硫电价款或追缴排污费合计4.1亿元。上榜企业中,电力企业是重灾区,我国五大电力集团华能、国电、华电、大唐和中电投,都有下属子公司上榜。另外还有部分钢铁、有色和化工企业。
治乱当用重典。环保部此次开出史上最大罚单,并且对象包括五大电力集团等明星央企,彰显出一视同仁和绝不手软的态度,做法值得肯定。不过,若是仔细琢磨不难发现,这所谓的最大罚单,其实还是有些“小儿科”。4.1亿元罚单共涉及19家企业,平均下来一家企业也就2000多万元,相比于治污的巨大成本来说,这个数目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知道,脱硫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国家对于脱硫设施的安装提出已久,并实行了国家财政补贴以资鼓励,然而时至今日,大量的企业却依然在靠弄虚作假蒙混过关。
在既有的法律框架下,如何避免“屡罚屡犯”的现象延续,笔者认为监管手段不能“一罚了之”。在“史上最大罚单”这一记重拳之后,还应打出更多的组合拳,让违法乱排和屡教不改者,付出足够惨重的代价。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重罚当然是一个重要方面,更关键的是,要让违法者因之而寸步难行,甚至面临关门的地步。在如此巨大的成本和如此严重的后果面前,人们才会对环境保护心存敬畏,坚守红线而不敢轻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