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2月7-8日,以“双碳目标下的智慧方案与行业机遇”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于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网主办,陕西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会上,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钢发表了“低碳零碳--碳中和愿景下的双良使命”的主旨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大会演讲实录进行整理。
王钢:大家下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低碳零碳,碳中和远景下的双良使命。
双良作为能源体系里面的一个传统的供应商,从设备起家到现在涉足各个方面的业务,我们也是分布式能源坚定的实践者,到今年会议之前,我们获得了7次分布式能源的优秀项目特等奖,下面我首先把公司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作为一个纯粹的民营企业,我们涉足这个行业40年,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传统企业会经历的这些时期,初始的创业期,发展期,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以及现在转型发展期。
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点是作为中国企业的500强,中国制造业的500强,也是民营企业中唯一获得过两次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另外我们的制冷机,也就是分布式能源核心的设备,以及全钢结构的空冷系统,都是工信部的单项冠军产品,同时我们是首批服务型制造的示范企业。
我们从新时期绿色发展的五个大的产业,包括能源装备、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水环境治理、生物科技以及化工新材料,在双碳目标下双良的路径主要体现在深耕拓展,节能减排的应用,助力新能源的替代和全产业的数字赋能。
我们的能源环保产业集中在节能节水,环保新能源,智慧能源几个方面,中间是冷水机组和热泵机组以及相关的设备,以及直接间接的空冷系统,循环水消雾系统的装备,以及在新能源领域我们是多晶硅还原系统最大的供应商,同时我们现在进一步进入到智慧能源的领域。
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在双良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叫作惠集科技(音),他们投资城市的集中供热系统,目前有5亿平方米的特许经营权,实际供热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水环境治理也是我们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关注我们的环境,我们在农村污水治理和水系统修复方面有一些专有的技术。
生物科技这块,我们对褐煤的应用进行了深度的开发,形成了60万吨有机肥,以煤机作为燃料有机肥的项目,以及我们冷冻电镜服务外包的项目。化工新材料指我们的苯乙烯产业链和仓储业务,我们的特种合成纤维以及包装材料。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双碳,在1997年达成京都议定书和2020年我们正式的承诺碳中和,碳达峰,这个背景大家都有共识,在我们现阶段进入到了从目标到落地实施的特殊时期,大家都很迫切,也有很强烈的愿望,但是如何实施,我们有一些考虑。
从国家的角度说,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低碳发展地质机制,努力增加生态碳汇。从我们企业的碳中和路线来看,我们把它分为碳咨询规划,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源效率提升,余热高效利用以及智慧能源管理。
这个中间也是跟我们这些年的开展业务活动息息相关,虽然有些方面比较表层,但是我们一直也在关注,为此我们设立低碳研究院,专门对这方面的政策和新的技术和方向进行一些把握。
双良这些年从事的产业效果来看,我们从最初的余热利用,到我们为了实施这个过程中1000多件的专利,以及40项以上的国家标准,以及100多个碳中和的工艺包,这个碳中和是比较小范围的一些比较独立的一些个体应用的案例。
到目前可以说有几个数字,600兆瓦火力发电的规模,3800万吨标煤的节约,还有27万公顷森林的再建。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把传统的余热利用,工业节水节能以及新的天然气低碳供能的技术,绿电零碳的供能技术,太阳能零碳供能技术之间希望能搭建一个桥梁,通过一些我们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新能源的替代,对新能源的应用,包括原有技术的扩展我们希望有一些作为。
我们从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这个方面来看,涉及到了公共建筑的能源系统,涉及到工业余热的利用系统,涉及到多能互补,清洁供热的系统,以及分布式系统。那么分布式能源系统今天大家反复强调,从原来的燃气三联供到进一步的纳入新的能源结构,需要大家有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很直接的就是一个提高再生能源的比例,我们可能更强调的是叫终端电气化,通过一些终端电气化的设备,作为我们这个企业制造商的根本,我们能够提供一些优质的,包括有一定领先性的这些设备,能够对我们实现整个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的提高做一些很直接的贡献。
工艺节能提效这块,是我们一直发展的重点,尤其在现阶段,由于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政策的推动,工艺节能对能源的评价,能源整个的有效分析,在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把很多能够产生能源梯度梯级利用的设备能够引入,最典型的就是在化石和煤炭行业。由于一体化项目的推动,带来对能源评价,能源评估更高的要求,进而推动大量余热利用设备进入原有的工艺包,这一点上我们感触非常深,参与度非常高。
刚才也提到了我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效的提升,余热回收的利用,绿电替代以及智慧运维,我们看一看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一方面我们在推进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发觉利用,具体讲叫天上取能,地下立体取能,以及地面取能。
从地热利用这个技术来看,我们常规的潜层地热利用以及超长重力热管取热器的技术,也都在我们的研究中。蓄能技术,尤其是蓄冷的技术,事实上已经推广了很多年,但是在现阶段,在双碳的能源利用结构中,我们分布式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过程中这个蓄能的技术以及蓄冷的技术会得到更大的关注和发展。
从能效提升方面,主要是一些高效的设备,从我们比较拿手或者主要推动的燃气锅炉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和制冷机组来看,这些年技术进步也非常的明显,这些设备根据客户需要产生的设备,通过技术进步它的能效比COP有很长足的提高,这个作为我们实现整个能效提升的一个硬件的保证。
另外全流程的高效节能技术,今天也看到其他的报告里面我们从源网荷储控五个方面都要形成相关的硬件、软件和一些综合高效的技术复合应用。再一个就是高效能源站,以前叫在商言商,我们做什么东西就说它好,我们现在更客观和更理智的做这样一个分析,更高效的能源站一定是一种合理的构建和搭配,硬件的搭配以及对运行的关注,我们的智能运维,高效的输配,储能技术,全过程管控,高效冷机,自然冷源的综合搭建。
另外我们强调高效能源站的系统优化设计,这一方面因为需求推动我们从业者的努力,这方面合理的配置主机和输配系统的优化,都将对高效能源站实现能效提升产生有效的帮助。
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我们更有感受。在双良从第一台溴化锂机组就是应用的一些余热,现在对于我们替代一次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余热利用从20吨以上的工业污水一直到250度的中温烟气,整个都是我们有效利用的资源,同时余热利用的系统包括了核心的技术,节能系统的总承保,系统解决方案,合同能源管理,实现满足工艺需求,这一块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能够对用户的能源状况进行能源诊断,能够提供合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一直到我们这个方案的实施,以及相关的金融政策,技术支持以及业务实施。
绿电替代这块,绿电的制冷机组,高压的电机锅炉,储能设备,这些我们刚才也提到我们如何研发应用设备方面,像高压电气锅炉,通过储能系统的转换,对风电和光伏电消纳的能力,以及对传统火电调峰的功能,这些方面我们都有成熟的项目案例,这些方面也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在双碳意义下分布式能源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个是我们智慧运维这块,客观的讲运维管理事实上不是到后面才进行的一般工作的内容,它实际上在我们设计方案的时候,就要把我们现有的最高效,最全面的运维管理的能力体现出来,我们有相应的运维管理的一些服务保障,原有的管理体系,这块都在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同时我们对云系统的利用也有专门的部门,叫混沌能源,他们帮助我们实施工业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以及供电项目服务系统的针对化开发,这样我们可能会更有针对性。
可再生能源供能技术,光伏发电,我们是多晶硅行业的重要设备供应商,同时进入了单晶硅的领域,同时我们也希望光伏的发电行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熔盐发电,太阳能的热水,光热,这块我们的想法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于所有传统的以及新的节能技术,或者能源技术都保持开放的心态,今天这个会上我们感受特别深,在整个领域里面各个分支,各个子项目上的这些领军企业,都云集到这里,让我们感受非常深。
我们也希望在会后能够向大家请教,能够学到更多相关内容。这些都是一些常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在未来对于一个双碳大目标实现,都会形成有益的互补和帮助。从装备角度来说我们接触得比较多,但是从技术应用和完整性来说,恰恰还有很多的短板,所以这块希望得到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的指教。
这个就是电锅炉应用的一个场景,这是天然气冷热电三连供,包括像迪斯尼这些,都是前期分布式能源的优秀获奖项目。热电联供这也是传统的方式,我们以前更多看到的是相对独立的项目,未来更多把这些技术进行融合,在新的应用场景下,有更深度的发掘。这是余热制热,也就是溴化锂热泵,规模比较大的,余热制冷应用更多,主要是工艺上面现在用得非常多。现在基本上北方地区的火电项目都已经没有那种传统混凝土冷却,全部被它取代。这是它的控制系统,这是我们的节水消雾冷却系统,这块从节水的角度,对北方地区有更多的表现力。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些管理系统,这些管理系统也有实际应用的案例。
我们的目标还是很直接,我们积极参与双碳大背景下能源结构的革命,我们能够把传统设备和对新领域的认知,以及从行业中得到的启示,能够结合在一起,能够对我们的双碳、指标、大目标,做一点我们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