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郭甲生:新基建背景下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机遇

2020-09-25 10:27:16 中国能源网

编者按:2020年9月17~18日,以“塑造新模式•激活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暨2020综合能源展览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能源网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水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会上,上海航天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甲生发表了“新基建背景下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机遇”的主旨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论坛演讲实录进行整理。

郭甲生: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方总因为他有其他的安排,所以委托我给大家做个汇报。

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上海航天有限公司的郭甲生,今天也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新基建背景下的分布式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上海航天我们作为分布式能源行业里面的一个老兵吧,在新背景下的一些想法,或者目前做的一些工作跟大家汇报一下。

首先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一些现状,这个比较简单的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概念不用多说了,总的来说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优势还是在靠近用户端,利用效率比较高,而且在2011年将近十年前,已经列入国家四部委的文件里面。分布式能源主要的优势,包括能源利用效率高,包括节能率比较高,污染排放比较低,靠近用户侧,经济性比较好,这都是它的一些好的地方。

回顾一下分布式历史的话,实际上是很悠久的。大家知道在150年前的时候,在美国纽约的世界上第一所商业化的发电厂,叫珍珠街发电厂,那个时候发电厂既是供电同时也是供热的,综合利用效率达到50%。这个也是和欧美国家当时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整个城市规模和电厂的规模相比较起来的话,也是靠近用户端的供电,供热这么一种形式。

在国内,大家可能也很清楚了,也不用多说。应该来说,从最早在上海1998年上世纪末的时候,第一个项目上海黄埔中心医院,到现在已经过了应该有二十多年,从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示范试点,整个过程也是经历了从单体到区域包括工业园区这些历程。2015年行业有个快速发展的过程,2017年出现的“气荒”导致行业有比较大的挫折。

我们统计了一下,截至2019年底,整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数586个,装机2042万千瓦。今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开始慢慢复苏,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从应用场景来说,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类,办公类的。像园区+工业加起来从个数来看差不多占60%,装机规模超过80%,这个比例跟国外如美国、日本包括欧洲这些国家统计下来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应用场景的比例是差不多的,我们应用场景重点还是在工业企业,在连续用能量比较大,而且时间比较长的这些工业企业包括园区。

第二部分跟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现在我们碰到的一些问题。这个也是我们总结了一下,从过去大概十五年的创业经验里面的一些梳理。主要有几个方面,我相信大家可能也有同感。第一,从整个项目,投资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分布式特别是天然气的分布式,整个关键设备还是依赖进口,除了投资比较大之外,运维费用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第二,成功案例比较少。我们前面有个统计,有500多个案例,但是实际上这几年的发展,真正我们叫成功的,所谓成功就是一直在运行的,效益有保障的项目,示范性比较向的项目是比较少的。这次论坛,我们也有个评奖,优秀项目的评奖,我们和我们的客户,连云港的项目也参与了这个评奖,每年的开机小时数可以将近8000个小时,而且在过去三个月超过2000个小时,一次停机都没有,像这种项目如果比较多的话,对我们这个行业应该还是有比较好的推动。但是这种成功案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

另外,分布式能源项目,特别是天然气受气源价格的波动影响比较大,由此带来的投资风险实际上也是比较大的。还有就是开发周期比较长,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相关公司比较多,电网,用户,投资方,这几方的诉求,有的时候是比较难协调和统一的,所以导致我们项目落地会比较难。由此导致资本对该行业的兴趣正慢慢减弱,反映出来行业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前几年也有很多争论,有的说这个东西很好,有的说这个东西不行,是垃圾。大家可能站的视角不一样,但是对我们来说,我们作为一个从业人员,就是这个行业来说的话,我们觉得应该要有这种企业家的思维,所谓企业家的思维,今天上午张副局长说到用户满意四个字,我觉得这个是核心,只有让用户满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那这个行业说明就是好的,也有投资人愿意来投,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核心,应该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怎么样让用户满意,这个产业才能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

从大环境来看的话,过去几天有一些变化,包括从刚才说的2017年国内碰到的分布式天然气的“气荒”。近几年国家对地方的电价是多次的下调,但是天然气价格还是很“坚挺”的,这个极大地影响了行业的经济收益。

今年特别是疫情影响之后,国家也好,或者地方也好,提出了这个新基建,对我们来说也是机遇,这个也是接下来重点跟大家汇报一下,也是结合过去大概三年做的一些工作,跟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首先我们的判断分布式能源基本面还在,从国家的宏观政策,从行业的发展前景包括发展的趋势来说,我们还是可以有很多作为的。

第二个,新基建上午也有专家提到了,核心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就包括几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融合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的智慧能源实际上也是属于新基建的范畴里面,而我们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我们智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怎么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提升分布式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这样把它变成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上海航天,我们在过去三年开发了一个叫多能互补的微网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仿真平台,我们取一个名字叫Mensys,我们实际上还是刚才说的围绕用户需求,用户的能源需求和能源供给之间,怎么来搭一个桥梁,而且这个桥梁一定是围绕一个目标。比如说我们更经济,更环保,或者是更高效这个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有的时候可能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用户里面是不一样的。那我们通过精细化的,全年把它分解成8760个小时的这种精细化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仿真,就可以帮助我们在项目的前期,就是我们从技术上评估它和实际项目建成之后运行的差距就会非常非常的接近,这是一个。

第二,新基建里面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低碳化、数字化。上午我看到很多专家也提到了,我们的能源系统会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做转变。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建筑物从既是耗能也是产能的一个转变。就是上午我们说的这个概念。

第三,我们在座的有很多能源相关的企业,可能更多的是通过原来的一种供应资源变成供应服务的这么一个转变,这个也是像原来我们很多燃气公司,包括电力公司都是向综合能源服务做一些决策上的调整。对我们分布式从业人员来说,核心还是要发挥贴近用户侧的先天优势,结合重视用户体验的服务创新,这里面应该是大有作为的。所有核心应该是以用户满意作为一个出发点,才能让这个行业,让我们的技术创新更有价值。

这里我也举个例子,这个也是我们总结的,航天大家可能也知道,原来我们的智慧能源技术,我们讲是一个天上人间的故事。原来我们的技术实际上是在太空里面,实际上是一个微网的系统,包括太阳能,包括储能,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形式,把原来在航天里面用的技术,移植到地面上来,用到一个园区里,用到一个企业里,用到一个具体的场景里面。一定是围绕用户的满意度来做这个工作。我们在天上的用户是谁?就是航天员,航天员在里面比如说你要维持生命需要的这些能量,这些氧气,包括从事科研工作及做实验的这些动力。在地面上也是一样的,我们称之为“微网系统,高效可靠,多能互补”。

在去年,我们在上海也做了一个示范的项目,做了一个智慧能源的供应项目。这里面我们也包含了像天然气、光伏、风能及储能等多种功能模块,来满足这个园区它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通过这个示范项目做下来之后,以及我们搭建了综合智慧能量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方式,监控整个园区的能量走向包括供需的平台。通过这个示范项目实施,对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的项目应该有更深地理解。

第三,服务新基建,我们要打造绿色韧性智慧能源系统。上午我也听到有些领导讲韧性,韧性不是很任性的任性,是有弹性的韧性。因为我们新基建还是要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对能源供应的弹性,稳定性,这个是成为我们智慧能源的使命。

举个例子,在今年提到新基建,以上海为例,我们第一期新批的有12个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3000个机位,整个加起来36000个机位,相对来说是高能耗,而且是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用户。在今年以前是不再批新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我们也能找到很多适合我们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机会。我们放了一个德清数据中心的项目,这个项目大家应该比较清楚,应该是国内最大的一个天然气供能的项目,整个对运行的效率也好,对用能指标的下降也好,应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四个,对我们分布式能源来说一个很大的机会,就是怎么样融入到城市的应急能源体系,融入到城市能源大脑框架范围里面,这个也是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可靠性高,快速启动,目前很多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都在建立能源城市大脑的进程中,提供基础的应急安全保障能力,这个也是我们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很重要的一个发展契机,这个是我们今年新发布的叫应急救能车,通过这个救能车,我们就可以跟整个城市应急能源体系很好的结合起来,我们跟大网和小网,电网和气网之间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不是一个替代的关系。而且更多的话,我们通过这种固定的和移动结合的话,可以把我们的优势能够最大的发挥出来。

第五个,我们在座的需要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包括一些创新产品的模式。这个实际上是两个层面,一个是从核心产品,一个是从系统集成。核心产品包括从产品的性能,运行的稳定可靠性,集成度,模块化和标准化和智能化。系统集成就是原来我们说的,比如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精准设计,智能运营,这是后面加上去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刚才我们说的,标准的产品,怎么去把原来这种工程化的变成一个产品化的,变成一个集约化的,模块化的基础产品创新,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产业可能是要好好思考的,这个也是综合能源发展的一个必选的路径。通过打造这种标准化的产品,我们可以缩小设计的边界,然后减少项目安装的工作量,控制产品的质量。通过项目的工厂化,我们在工厂里面可以大大的减少生产的周期,包括控制系统产品的质量,减少安装的工作量,这个也是我们一些模块化的产品,通过项目的工厂化,包括降低我们的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这是一些具体的项目的图片就不多说了。

这里面的优势,我们通过这种撬装式或者模块式,分布式的能源产品,从设备投资,从安装周期,建设周期,可靠性,灵活性,包括我们说的供能的弹性以及人员的韧性方面,应该都是有更多的价值提供给我们的用户。

最后,在怎么靠近用户供能这个方面,来和国家的能源大的一个发展方向的结合。因为核心是什么?就是我们说要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能源不是一个资源,是一个商品,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服务,怎么通过我们在需要的时候,供应用户需要的能源种类和数量。第二个就是用户既是用能单元,也是供能单元,这个是分布式能源的核心要意,也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目标。

最后也借这个机会做一个广告,方总是今年7月份接任了中国城市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原来的徐主任因为年纪已经超龄所以退休了,在专委会我们也在围绕分布式能源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公众号,培训,标准,研究,咨询服务这些方方面面,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打造成为一个行业的生态圈,也非常希望我们产业链里面的包括投资,技术服务,咨询,设备厂家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我们要做一个产业的话,要把力量集中在一起,把优势集中在一起,这样才能对我们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更有长远的帮助。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