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欧洲去核电商机

2017-06-16 09:09:49 《环球》杂志   作者: 杨成玉 何剑  

中国能源企业可发挥自身资金优势,参照中广核英国欣克利角模式,参与欧洲核电站建设与更新;可参与欧洲核废料管理,这将为中国在该领域积累处理与再生产等方面的经验;中国能源企业与欧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存在互补优势。

自法国、德国宣布弃核电之后,最近瑞士又走上了去核电之路。

核电在欧洲许多国家的电力结构中占据很高的比重,比如在法国、斯洛伐克、匈牙利、比利时、芬兰、捷克和保加利亚均在30%以上。在欧盟委员会看来,彻底弃用核电还很难,在14个欧盟成员国中,131个核电站均与电网相连。

然而,随着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发生,以及恐怖主义威胁的步步紧逼,核电的安全正在不断挑战欧洲一些国家的神经。

欧洲三国走上去核电之路

5月21日,瑞士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核电去留,大约58.2%的选民投票支持禁止建设新核电站。瑞士虽然严重依赖水力发电,但是国家大约30%的发电量来自核电。6年前,瑞士联邦政府曾表示将在2034年前逐步关闭境内全部核电站,这并不是个容易的决定。

稍早前,2月9日,法国西北部的弗拉芒维尔核电站爆炸。虽然爆炸并未造成核危险,但却加速了法国去核电化进程。法国新任总统马克龙曾于竞选时表示:2025年前法国的核电比例要降至一半。

在国家干预下,法国的核电在二战后异军突起,并在石油危机期间大规模发展,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一跃而至75%。核电、核基础设施的对外出口,为法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与大量就业岗位,较低的电费也提升了民众的福利水平。

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以来,欧洲主要国家就开始重新审视核能。核能的确实现了国家能源形式的多样化和高效率,且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但是,核设施在生产使用中的风险、潜在核泄漏的巨大危害也需要纳入考量。在核电占比相对较低的德国,“非核计划”已于2000年入法。2011年,德国确定到2022年前,所有核电厂必须正式停止运行。

权衡核电的经济效益与安全威胁,考虑到本国实际情况,瑞士、法国、德国这三个欧洲国家走上了去核电之路。

能源供给需保障

欧洲国家核电使用率较高,大幅去核之后如何保障未来能源供给与安全?

2015年,欧盟委员会启动建设“欧洲能源联盟”,以期建立欧洲单一能源市场。其中,重点为打造多元化天然气供应渠道,不再单一依赖俄罗斯。

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加快发展南部天然气走廊项目,确保中亚地区天然气顺利运达欧盟;第二,建立液化天然气中心,连接欧洲中部、东部及地中海地区众多液化天然气供应商;第三,采取措施消除从美国及其他地区供应商进口液化天然气之障碍;第四,制定综合战略方案,解决液化天然气运输和储存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页岩气革命”扩大了美国液化天然气的生产规模,美国向欧盟出口液态天然气成为可能。

具体到欧洲各国,情况各有不同。

德国的弃核进程起到了强有力的示范作用。10年前,德国开始有意识地发展离岸风电。透过在北海海域建设风场,离岸风能重点填补了德国电力缺口。但是相比英国、丹麦,德国的风电起步较晚。一开始,所有的零部件、基桩、塔架、工作船都严重依赖进口。直到2010年,德国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座风电场。

近年来,德国风电发展已然走上快车道。依靠专注化高、创新强、整合资源效率高的中小企业,德国风电产业链已实现百分之百当地制造。当前德国已经一举超越英国、丹麦,成为全球离岸风电第二大市场。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能源部预测,到2025年,整体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太阳能、生物能源、离岸风力、路域风力在内)将占据用电总量的40%至45%,2050年达到80%;其中,离岸风电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

相比德国,法国的去核化道路则曲折许多。

法国核电体量庞大,牵涉到以法国电力公司为主的国有企业利益集团,改革阻力重重。而且法国电力结构较为单一,除了占比最大的核电,能源以水电为主,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基础不足。

法国想要实现去核目标,目前主要有两个思路。

其一,压缩核电生产量。核电比例由75%降至一半,需要减少30TWh(30×109度)的核电产能。一方面,提高社会能源使用效率,以降低电力需求,譬如改造建筑部门供热与制冷能耗环节的能效。另一方面,缩减电力出口,以降低核电产量;其二,加大非核电产能,从而降低核电比例。法国计划到2022年提高太阳能和风能32TWh(32×109度)的产能。

如上所言,欧洲弃核绝非易事。考虑到稳定性、价格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民众对于核电的消费需求依然旺盛。

中国能源企业契机

未来欧洲核电产业以更新反应堆、处理核废料为主,所需投资规模依然巨大。据欧盟委员会估计,对于管理核废料的资金还存在巨大缺口。中国能源企业可发挥自身资金优势,参照中广核英国欣克利角模式,参与欧洲核电站建设与更新。这既可实现资本运作,也可积累核电技术与管理经验。

其次,可参与欧洲核废料管理,这将为中国在该领域积累处理与再生产等方面的经验。

再者,中国能源企业与欧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存在互补优势。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经验丰富。此外,水电站建设也是中国的优势所在。中欧产能合作,出口再生能源相关产能前景广阔。

欧洲去核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其长期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投资、技术需求与合作可能。中国能源企业不妨积极抓住该契机并发挥作用。(杨成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何剑系京能集团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欧洲,核电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