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电池生产量超过400万千瓦,太阳能电池和发电系统成本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5%左右。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吴贵辉14日在此间指出,“总体看,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产业已基本跨越起步阶段,具备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
吴贵辉是在此间举办的“两岸新能源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作上述介绍的。
进入21世纪,以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燃料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很快。
吴贵辉介绍,到2009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2268万千瓦,累计发电量516亿千瓦时,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方面,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千吨级多晶硅规模化生产技术方面,打破国际垄断。甘肃敦煌10兆瓦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工作完成,发电价格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到2009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0万千瓦,燃料乙醇达到173万吨。此外,太阳能热水器、地热利用也有较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和生产量都占到全世界50%以上。
吴贵辉说,去年召开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前,我们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初步分析,到2020年,除水电与核电外,各主要新能源以分年度推算,需要平均每年新增风电约1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约2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约200万千瓦。
吴贵辉认为,新能源产业合作对增强两岸新能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抢占未来能源技术的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两岸业界在政策制订、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