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下称“合作组织”)成立一年多以来,推动能源变革从高碳向低碳、从低效向高效、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配置正在成为全球共识。
5月4日-5日,合作组织在天津举办“走进特高压,走进全球能源互联网”采访活动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新闻发布会。第一财经与中外媒体记者一起体验了能源互联的智能、便捷与高效,感受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能。
特高压电网是骨干支架
在天津南特高压变电站,记者看到架构最高处距离地面达到71米,仿佛一根根直冲云天的“擎天柱”。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变电站于2016年11月正式投运,90%核心设备实现国产化。变电站是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终端站”,是锡盟至山东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中间站”。每年将减少天津地区燃煤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约2690万吨、81万吨、40.5万吨。
“作为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点输电通道,不但可以有效防治京津冀地区严重雾霾,还充分发挥大容量、远距离、多落点以及网络功能优势,有效缓解京津冀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该工作人员表示。
这样的特高压电网不仅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骨干网架,也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使用的基础平台。
据合作组织传媒会展中心主任李宝森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其中,特高压电网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
“特高压电网具有输电距离远、容量大、效率高、损耗低、占地省、安全性好的特点,能够实现数千公里、千万千瓦级电力输送和跨国、跨洲电网互联。”李宝森说。
第一财经在发布会上获悉,特高压技术是中国原创、世界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特高压电网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系统构成。国际上,巴西、印度等国都在积极发展特高压,开工建设一批特高压输电工程。其中,巴西两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均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中标建设,输送距离分别为2084公里、2518公里,输送容量均为400万千瓦,计划2018年、2019年建成投运。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建成“六交七直”、在建“两交七直”共22个特高压工程,成为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能源大通道。
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实现清洁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世界和平发展。
资料显示,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现在起全球清洁能源只需保持12.4%左右的年均增速,到2050年清洁能源比重可提高到80%以上,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保障能源永续清洁供应,彻底摆脱化石能源困局。
此外,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还能利用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获得巨大联网效益;推动三网融合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新机遇。
与此同时,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异,减少国际争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和世界发展繁荣。
能源互联成为“一带一路”新引擎
合作组织秘书长王益民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引擎和最好载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和需求分布不均衡,但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互补性强。通过能源电力互联互通,有利于增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平发展,有力地促进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王益民说。
合作组织合作局副局长林弘宇在发布会上介绍,在今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合作组织将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签署五份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旨在各自区域推广能源互联理念,规划研究能源互联互通和新能源路线图,开展国际会议和技术研讨,组织人员培训等。
示范工程高效消纳新能源
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走进了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我国第一个城市区域大规模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集中体现了智能电网的技术和功能,并已成为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的样板。
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这里交通便利,能源供应保障条件较好,是为滨海新区功能区配套服务的重要生活城区。
据介绍,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项目。生态城以生态谷(生态廊道)、生态细胞(生态社区)构成城市基本构架;以城市直接饮用水为标志,在水质性缺水地区建立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水体修复为重点的生态循环水系统;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标志,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2013年4月,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建设全面启动,推广建设配电自动化、电力光纤到户、电动汽车充电桩,接入中央大道光伏和北部高压带光伏,安装电能质量监测终端5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