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治理雾霾是人民的期盼,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柴油车是重要的雾霾元凶,推广应用生物柴油是治理雾霾的关键举措。《地球》杂志2017年2月8发表的《被忽视的一大雾霾元凶》微信文章指出:柴油机在中国广泛应用且消耗量远高于汽油。治霾之战,勿忘柴油污染。根据《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5年,仅占机动车总量12.6%的柴油车其氮氧化物(372.0万吨)和颗粒物(53.6万吨)排放量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9.0%和99%以上。
推广应用生物柴油,可从特色小镇进行突破。推广使用生物柴油,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是治理的关键之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六条也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法律还明确: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但是,生物柴油推广应用面临诸多难题,即使国务院领导已经作了多次批示,依然举步维艰。重要的原因在于生物柴油要想大规模进入市场,必须进入中石油、中石化等几大国营油企的销售体系,但中石油、中石化并不愿意接受民营企业的生物柴油。
打破中石油、中石化的市场垄断,必须抓住机遇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创新建设理念,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探索小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通知还要求,特色小镇要建立“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指出:“发展理念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有创新。规划建设管理有创新,鼓励多规协调,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合一,社会管理服务有创新。省、市、县支持政策有创新。镇村融合发展有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小镇健康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我们可以选择大城市周边或者有生物柴油企业的地方或者愿意销售生物柴油的加油站,依照国外生物柴油封闭推广的经验(美国、巴西、印尼、欧盟等30多个国家均推行了生物燃料的强制掺混,要求石化柴油必须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方可销售,禁止未掺混生物柴油的石化柴油进入市场)和我国乙醇汽油封闭推广的做法,创建生物柴油特色小镇,在京津冀等雾霾重灾区建立生物柴油混配销售中心,封闭推广生物柴油,彻底解决重卡汽车劣质低品柴油致霾的难题。
序言
近几年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周边地区最为严重。而且,雾霾有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重的趋势。2015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因而,有人认为,雾霾比非典更可怕,非典可以隔离,而雾霾来了,谁都跑不掉,也没有人在雾霾的环境下可以自强不“吸”。面对长期严重的雾霾,政治风险也在增大,亿万中国人对遮天蔽日令人窒息的严重雾霾强烈不满。因此,加强雾霾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创建生物柴油特色小镇是打胜蓝天保卫战的关键性战役。
一、建立生物柴油特色小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治理雾霾,首先要搞清雾霾的成因。雾霾分为“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化石燃料如柴油燃烧时尾气中直接排放的颗粒是“一次颗粒(PrimaryParticulates)”,约占雾霾总量的24%左右。对雾霾贡献最大的是“二次颗粒(SecondaryParticulates)”占到其总量的约50%左右。“二次颗粒”是化石燃料燃烧尾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如NOx、S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进入大气后,在一定的水雾状态下与空气中的氨及VOC等物质发生气溶胶反应形成的颗粒。因此要治理雾霾,就要减低NOx、SOx及VOC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据专家研究,机动车污染排放是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来源。柴油机在中国被广泛用于道路运输、水上运输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领域。在中国,柴油消耗量远高于汽油消耗量。近年来柴油年消耗量维持在1.5亿吨以上。柴油尾气主要含有未充分燃烧的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颗粒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大气环境、造成雾霾,柴油尾气还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具有明确致癌效应的一类致癌物,会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根据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编制的《大气中国2016: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12座城市公布了PM2.5源解析结果。雾霾的元凶集中在了工业污染和机动车污染两个方面。
北京、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机动车对本地PM2.5的贡献率接近30%;在深圳,这一比例高达41%。
北京市PM2.5的来源解析结果说明,机动车的贡献一般认为在10%至50%之间,多数认为在20%至30%之间。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机动车排放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42%和32%。氮氧化物和VOCs不仅能够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O3(臭氧),同时产生二次硝酸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所以是PM2.5的重要来源。
在多种柴油机中,柴油车的保有量最大。2015年,全国柴油车保有量达2028.7万辆。根据《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5年仅占机动车总量12.6%的柴油车,其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9%和99%以上。而在对PM2.5有重要影响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上,重型柴油车更是主要贡献源。一辆国三柴油货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200多辆国四小轿车排放总量。各地政府部门的限行、限号等措施带来的减排效果,可能轻易被一些不够干净的柴油车抵消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说:“柴油机是中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柴油车高排放区域与我国区域性污染严重地带重叠度很高。加强对柴油机排放控制,对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至关重要。”
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彭传圣介绍,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沿海沿江地区,船舶港口排放已经成为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以深圳市为例,船舶排放的SO2、NOx和PM2.5分别占到全市排放量的66.10%、14.10%和5.80%。
国家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认为,中国应尽快发布和实施“中国清洁柴油机计划”,应设定柴油机污染治理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实施更加严格的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排放标准,推动柴油油品的清洁化。
综上所述,在机动车里面,排放最厉害的是重型柴油车。重型柴油车保有量在整个机动车里只占5.6%,但是其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排放占了三分之二,颗粒物重型柴油车占了四分之三,为78%。所以说很小一部分重型柴油车的污染所占比例非常大。在北京等大城市,虽然白天我们很少看到重型柴油车,为什么雾霾如此严重呢?这是因为北京等城市规定晚上11点以后,重型柴油车才可以开到市区来,早上7点之前必须离开市区。在这几个小时里,把大城市里需要的东西拉进来,把不需要的东西拉出去,所以当我们睡觉以后,北京市大街小巷基本上都是重型柴油车在忙碌。北京市环保局数据显示,北京市凌晨的污染物是下午三四点钟时的2—3倍。因此,中国是柴油消耗大国,每年消耗约2亿多吨柴油,柴油机尾气排放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只要把重型柴油车的尾气治理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就治理了一多半了。
二、建立生物柴油特色小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解决重卡和船舶燃油污染的问题,可以推广使用清洁的生物柴油,这是用市场化手段治理雾霾问题的一大良策。
生物柴油是绿色能源。生物柴油以“地沟油”等废弃油脂和油料作物为原料生产,具有十六烷值高、无毒、低硫、可降解、无芳烃等特点。在实际运行中,使用B10(掺混10%的生物柴油)能降低柴油车尾气中5%的一氧化碳排放和10%的颗粒物排放。如果在传统石化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机动车尾气污染会进一步降低60%-70%.
从表1可以看出,生物柴油汽车尾气排放比石化柴油减少20-75%。
从表2可以看出,生物柴油排放的黑烟比石化柴油减少70%。
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使用生物柴油调和油,已被发达国家作为主流减排手段。许多国家都规定石化柴油不添加生物柴油不能进入市场。
国外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强制掺混的比例为,欧盟27国5%-7%;美国5%-20%;加拿大:2%-5%;台湾2%;泰国5%;阿根廷7%;南非2%。印度尼西亚能源部2013年第25号部长条例规定,石化柴油必须添加10%的生物柴油;马来西亚从2014年7月起,全国所有加油站都出售添加5%生物柴油的柴油,其用量达到50万吨;韩国生物柴油混配燃料的比率是2.5%,;巴西2015年生物柴油达410万吨,强制混配比例由5%提高到6%。
在我国,每年产生“地沟油”约300万吨,其他废弃油脂约680万吨,生产生物柴油原料较为丰富。B5生物柴油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封闭运行的需要,建立封闭特色小镇的基础扎实。
推广生物柴油可以彻底消化地沟油,抑制地沟油的不当牟利,有效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问题,保卫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也可以为两桶油增加了新的利润空间。石化炼厂采购混配,不增设投资和混配难度,不改变原石化柴油调拨结算程序,消除了成品油销售企业混配为难、抵触情绪。生物柴油润滑性、抗磨性、燃烧更充分,且封闭运行后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两桶油有积极性也有利可图。大范围强制区域内重卡只能加到B5,没有低标劣质油可加,也保障了国五(99%~95%)石化柴油顺利进入市场。这有利于降低执法成本,驱逐低品劣质油,有利于高标油100%占领市场。
从全产业链通盘考虑,封闭化专供专销,将有效解决生物柴油原料来源问题,让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大力发展绿色生物柴油,将有效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问题,可以有力解决柴油重卡超标排污致霾问题,是响应习主席“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号召的实际行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如何有效落实下去将考验着发改委等政策主管部门的执行力和行动力。
推广生物柴油,可以彻底消化地沟油,抑制地沟油的不当牟利,有效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问题,保卫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可以为两桶油增加了新的利润空间。石化炼厂采购混配,不增设投资和混配难度,不改变原石化柴油调拨结算程序,消除了成品油销售企业混配为难、抵触情绪。生物柴油润滑性、抗磨性、燃烧更充分,且封闭运行后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两桶油有积极性也有利可图。大范围强制区域内重卡只能加到B5,没有低标劣质油可加,也保障了国五(99%~95%)石化柴油顺利进入市场。这有利于降低执法成本,驱逐低品劣质油,有利于高标油100%占领市场。
目前,推广生物柴油的条件已经成熟。相关政策只需更进一步做出细节完善,将B5柴油规定为强制掺混标注,生物柴油减霾就能名正言顺的发挥实效了。
2016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全国全面供应符合第五阶段国家强制性标准车用油品的公告》,明确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第五阶段国家标准(国Ⅴ标准)的车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
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11月专门组织召开了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研讨会,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如进展顺利,有望很快落地。
推广生物柴油,必须做到全产业链封闭运行。严禁地沟油违规违法用于饲料油生产,严禁地沟油违规违法回流餐桌危害人民生命健康,所有的地沟油统一封闭供应给生物柴油生产企业。
在这方面,上海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过近4年综合整治,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对地沟油的“产、收、运、处”全程闭环监管,废弃油脂规范收运由2011年之前的平均每天不足20吨,提高到现在日均90余吨,这些“地沟油”加工成燃料油供应给公交车、物流重卡使用,2017年这一模式将大规模推广。
三、生物柴油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设计
为促进石化柴油绿色转型,加强雾霾治理,我们建议创建生物柴油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内强制推广生物柴油。
创建生物柴油特色小镇是落实《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的实际行动。
我们认为,特色小镇石化柴油添加生物柴油就是化石能源绿色转型的创新。
特色小镇石化柴油添加生物柴油就是节能减排。
建议像推广使用第五阶段车用乙醇汽油和第五阶段车用柴油一样建立生物柴油特色小镇。
建议商务部要给特色小镇内的生物柴油企业颁发经营许可证。
建议生物柴油特色小镇采用“三专”运营模式:
一是原料专供:按国家生物柴油“以产定销”的政策要求,地沟油等废弃油脂应封闭进入生物柴油厂;种植基地小桐籽油封闭专供生物柴油厂。
二是产品专造专混:生物柴油制造应专门生产合格达标的车用生物柴油(BD100),封闭进入混配中心,确保混配后的车用生物柴油(B5)合格达标。
三是封闭区域专销:混配后的达标生物柴油(B5),应满足封闭区域的供应,逐步扩大封闭区域和示范站的数量。
建议特色小镇按照五化要求进行建设:原料收集网络化、产业布局合理化、混配销售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运营管理规范化。
生物柴油特色小镇协调发展模式
生物柴油特色小镇产业化服务系统
生物柴油特色小镇上中下游产业协调模式
生物柴油特色小镇销售网点
建议生物柴油特色小镇推广既安全又廉价撬装加油站
生物柴油特色小镇产业链协调发展模式
建议生物柴油特色小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
建议生物柴油特色小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建议中石油、中石化与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民营企业,在生物柴油产业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
生物柴油特色小镇社会型产业化服务模式
建议生物柴油特色小镇组建生物柴油混销股份有限公司。突破政策局限,渠道共享。建议由能源局、国资委、工信部、商务部、环保部等牵头,生物柴油企业与现有成品油销售企业(央企或地方国企)合资合作,在确定的封闭特色小镇内成立生物柴油混销股份有限公司,并授予资质。
由成品油销售企业提供95%-99%的石化柴油,生物柴油生产企业提供1%-5%的生物柴油,面向封闭区域配送、销售生物柴油。
特色小镇生物柴油混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模式。
建议生物柴油特色小镇坚持“四不争”、“五有利”的原则。
“四不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其他行业争利;不与国际社会争资源。
“五有利”:有利于变废为宝、餐桌安全;有利于改善治理雾霾、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节能减排;有利于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促进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促进能源农林业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作贡献。
总之,针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根据世界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趋势、先进国家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结合上海市104辆公交车用生物柴油行驶13.58万公里的成功实践,建议在我国条件具备的地区,建立生物柴油特色小镇,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从而推动石化柴油的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