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有序稳妥开发水电,安全发展核电,高效发展风电,扩大利用太阳能,有序开发生物质能。”新春伊始,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以下简称《纲要》),从国土规划层面为新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纲要》还明确指出,实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从中不难看出,集成利用已成为《纲要》确定的新能源开发“风向标”。
对于《纲要》的发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林家彬从国家国土开发层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在他看来,《纲要》对涉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整治的各类活动将发挥指导和管控作用,对于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将起到重要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的作用。
正是秉承这一思路,2017年,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了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审核认定工作,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共安排23个项目,其中,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17个、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6个。随着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确定,能源行业将由单一能源发展成为一个多种能源有机整合、集成互补的能源体系,并能够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统筹发展。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表示,在“十三五”期间,要以能源系统优化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把不同的能源供应连接起来,对热、电、冷、气等进行有机整合,通过联产联供、互补集成的方式提高整体效率、降低成本。
为此,中海阳主导起草的2017年光热两会提案也从行业角度提出了建议,国家应从战略层面做好产业用地规划,优先做好西部辐照资源优质区光热项目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大型可调配、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促进光伏、光热、风能等项目合作,共同开发优势资源,同时做好新能源基地建设与能源消纳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供给侧改革。
业内人士还提到,在新能源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中,国家还可以利用峰谷电差价实现熔盐储热供暖,因为倍率聚光所生成的热量在导热降温的同时可以产生中温热水,从而实现热电联供;同时,国家还应考虑将“弃风弃光”的电量以热能储存的形式实现有效采暖利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能源的集成利用方面,国内企业早已摩拳擦掌。其中,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牵头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展以电为中枢,包含气、冷、热等多种能量交换的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中海阳则自主研发RCPV系统,通过光热槽式聚光镜与高性能光伏电池组件相结合,成倍增加高效电池组件所接收的光强,同步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实现热电联供。
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研究员白翠粉对记者表示,实施多种能源互补互融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效益、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目前能源的集成利用大多仍停留在示范阶段,未来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