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实施,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进入新阶段。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和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等系列法规政策即将出台,碳配额分配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随着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市场渐行渐近,交易体系的构建进入冲刺期,一揽子政策和动作即将落地。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和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等系列法规政策出台在即,碳配额分配工作也已经开始,下一步将启动配额注册登记系统和开展第三方核查机构评估。
事实上,早在2013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就已开展了碳交易试点。那么,究竟何谓碳排放交易市场?业界资深人士关大利解释道,碳排放交易实际上是指通过交易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即碳排放权。“这种交易把温室气体排放权看作一种商品,目的在于减少排放。”
在价格方面,受履约期和控排企业冲刺履约行为的影响,各试点碳市场价格波动大多在履约期走高,之后滑落。其中,北京碳市场价格最为稳定,年度成交均价基本在50元/吨上下浮动。其他地区成交均价则波动较大,其中全国最高成交均价为深圳碳市场的122.97元/吨,最低交易均价为上海的4.21元/吨。
截至2016年9月,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碳交易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量达到1.2亿吨二氧化碳,成交金额累计超过32亿元。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体研究所副教授佟庆指出,电力、航空业等领域将作为2020年以前中国碳市场主要覆盖范围,中国碳市场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另据报告预测,2017年后如果能够推出相关的碳金融交易工具,保守情景下交易规模能达到600亿—800亿元,中值4170亿—5560亿元;2020年后,保守情景下交易规模能达到1000亿—1200亿元,中值6950亿—8340亿元,乐观情景下为37500亿—45000亿元。“目前,全国统一碳市场已进入启动前的‘冲刺阶段’。”香港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朱钰华指出。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今后的碳市场的交易量将达到30亿吨/年—40亿吨/年,现货交易额最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通过实现碳期货交易,国家碳市场交易规模可高达4000亿元。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称,《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对于全国碳市场的顺利启动又增加了一个重要砝码。
但这对全国100亿吨以上级别的碳排放量而言,显然是不够的。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前,中国明确提出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企业,门槛在年标煤消耗量1万吨以上。据透露,新能源汽车的配额也将被纳入碳市场的管理。
与此同时,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的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透露,目前相关部门已启动了碳配额分配的具体工作,即根据同一类企业的排放限值和国家的减排期限来确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行业基准值,也被称为基准线,企业据此来确定自己的排放量。“基准值通常设置在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一端,达到此排放水平的企业可以获得足够的配额,否则会面临配额不足的压力,借此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强度。”上述相关人士说。
更重要的是,一旦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落地,对于许多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来说,后续影响将会如何也备受期待。
而这只是第一步。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的相关人士指出,上述方案只是规定了基本原则,并不涉及排放量的具体数值。在企业历史排放数据搜集整理、第三方机构核查等前期工作之后,相关部门已启动了碳配额分配的具体工作,即根据同一类企业的排放限值和国家的减排期限来确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行业基准值,也被称为基准线,企业据此来确定自己的排放量,这将是一个时段性的工作。基准值通常设置在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一端,达到此排放水平的企业可以获得足够的配额,否则会面临配额不足的压力,借此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强度。
对中国高碳排放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增加成本的一项,企业想要更多的碳排放权,就要花钱去购买。专家表示,碳交易将唤醒沉睡中的企业,购买碳额度不是长久之计,减排成本越来越高,用钱还是用技术,企业心知肚明,算来算去不如扎扎实实地进行低碳投资,企业必定会通过技术创新、安装减排设施,不断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降低持续减排的成本,从根本上杜绝过度排放,并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据经济参考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企业报、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证券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