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电改启示录:水火难相容的背后

2016-09-28 09:12:46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清洁能源、绿色能源是趋势这谁都不否认,但以火电为基础的传统能源,产能怎么减,人往哪里去,这是一块硬骨头。在云南,这里可以用来发电的水正在被大量放弃,而传统的火电机组也一半被闲置,电力改革在那里究竟遇到了什么坎儿?

这里是云南红河马堵山水电站的集中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接到了最新的操作指令开闸放水,水量越来越大,河面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换做别人,看到这样的彩虹也许会很兴奋,但是这座电站的负责人心中却是五味杂陈——眼前流走的不是水,而是大把大把的金钱。

通过底孔下泄的有140个流量(立方米/秒),那么一天可发的电量,就达到240万度电,折算成人民币应该是70万元钱,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马堵山水电站,位于红河干流,大坝将河流拦腰截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

水库的总容量是有限的,8月份正值汛期,很容易达到警戒水位——富余水量要么用来发电,要么就只能开闸弃掉。

从今年的7月5号到8月底,总的弃水电量已经达到了1.26亿(千瓦时),折算成人民币达3000万左右。马堵山水电站一共有三台发电机组,目前只开了两台,而且还没有全负荷运转。

云南是我国的水电大省,澜沧江、金沙江、怒江流域,密布着大大小小上千家水电站。从2012年开始,云南水电装机上马速度不断加快,到2016年,全省发电能力已经达到3000亿千瓦时,云南本省和西电东送电力需求一共2600亿千瓦时,预计全年弃水电量将达到400亿千瓦时。

对于水电站来说,水就是电,电就是钱,而水电也正是我们国家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为什么好好的清洁能源就用不上,要白白弃掉呢?水电真的已经供大于求了吗?

同样作为传统能源的火力发电日子也似乎不太好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是云南省最大的露天煤矿——20多辆卡车源源不断,将刚刚挖出来的褐煤运到这里,通过传送带直接运往山上的电厂。电厂一天的用煤量在4200吨左右,现在煤矿的用煤量占整个矿区开采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现在煤价的降幅和电价的降幅相比,还是电价的降幅更大,比如说去年电厂实际的已发电的上网电价超过了4毛钱,但是目前支持的电价只是到了2毛3分5,降幅将近50%,但是煤炭的降幅算下来还远远没达到。

水电发电靠来水,火电发电靠烧煤,在低价水电面前,火电厂毫无竞争优势。水电的上网电价报到几分钱一度,但是火电厂还达不到这种水平。

云南火电企业一共有11家——按照云南省2016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除了负荷中心区5家电厂作为备用电源,可以开1台机之外,其余6家电厂取消计划电量,完全被推向了市场,小龙潭电厂就是其中之一。

在2015年当时还有一个基数利用小时,可以保证一定的开机率,但是进入2016年以后,情况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化,市场电的份额进一步扩大,以至于火电企业除了那5家,有一个开机的需要的话,其它的就没有计划电了,全部是市场电。

电厂机房里,两台发电机只有一台在运行,但也只带了一半的负荷。电厂不发电那还叫电厂吗?他们一直在为提高竟争力而寻求出路。但是凭什么去和低成本的水电竞争,让两台机器全开呢?

豆腐皮生产,是小龙潭镇一项重要的产业,全镇有大大小小56家豆制品企业,年产值高达7.6亿元,占全国近70%的市场份额。生产豆腐皮,需要大量的蒸汽热能,各家企业都是自建燃煤锅炉,效率低也不环保。

2015年,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希望把豆腐皮产业集中起来,集约利用资源。

而这让他们看到了转机,为了让电厂继续生存下去,他们把电厂改造成了热电厂,投资了3000万在园区建了配套管网,在供热的同时争取发电量。

10个车间全部建起来投产以后,每天的用气量在1000多吨,用电量每天在20000度左右,用水量超过1000吨。豆腐皮产业园区的二期工程正在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23个厂房投入生产。他们盼着二期全部投产后,小龙潭电厂的两台发电机组,就能够全部开起来了。但即使这样压力仍然很大。

面对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发展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但传统的火电发电真的要全部停产,很多人也将面临生存问题。

不能否认的是,过去几十年,火电对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绿色发展,新能源是大趋势,可整个电力系统因为历史原因,发展阶段的原因,最初是围绕火电为主设计运行的。新的清洁能源用不了,旧的能耗高的又难以减掉,这种新旧之间的矛盾,究竟该怎么改呢?

这是一套在线电力交易系统,有点类似于股票交易软件,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自由买卖。从不计回报的指令性电价,到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再到放开两端、管住中间的“输配电价改革和售电侧改革”,我国一直试图建立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电力体制。

2016年,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开始全面提速:电力交易分为年度交易、月度交易和日前交易——交易时间覆盖全年,预计交易电量500亿千瓦时,占全省用电总量的比例超过35%。

每次开会,郭齐柯都要把最新的电改文件投放到大屏幕上,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中寻求机会是唯一出路。

他们萌发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在云南和广东分别成立售电公司,企业对企业,直接把云南消耗不了的低价水电卖到用电量大的广东。以企业为主体实行“西电东送”,这在我国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他们的想法能成功吗?

为了解决中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的不均衡性,从2001年我们国家开始了西电东送的计划,将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云南省能源局总工程师李勤觉得按照国家的“西电东送”计划,云南和广东两省政府间是通过谈判签订框架协议实现的,是云南电网与广东电网之间的交易,而自已去找市场卖电很难实现。

那么如何解决跨区域间的电力能源结构调整,或许碳排放机制能打开突破口。

现在的火电为了减少排放采用的是提高门槛,必须每度电的燃煤降到多少克,满足标准就不付任何代价了,如果你能改变下游戏规则,把所有排放都应该缴纳一定的费用,不管污染效果高低都得交钱,然后用来购买可再生能源,这样的话引进的省区就会考虑是自己建火电合算呢,还是主动到可再生能源富集的省去买清洁电力合算呢~

游戏规则改变了,或许有些问题就能解决了。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电改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