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寒潮没能熄灭风电行业的投资热情。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2009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新增3750万千瓦,增速为31%。新增容量中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去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2500万千瓦。
这已是连续第五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速超过100%。在今年年初的一个投资者会议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预计,2010年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提前十年完成中国原定2020年实现的目标。
尽管市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将有所减缓,但是作为新能源生力军的风电产业,依然“前程似锦”。中信证券分析师杨治山分析,以每千瓦投资约1000元计算,中国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相当于130亿元投向了风电行业。
不过,分享这场投资“盛宴”的基本是国有企业。施鹏飞介绍说,中国的风电下游基本上是五大发电集团,加上中广核、神华、中节能八大国企为投资主体,约占风电下游总投资金额的76%;其他投资来自于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比如电网公司的“三产多经”企业,以及在当地和政府紧密的民营企业。私募与风投则集中在风电的上游制造领域。
“国家队”游戏
2010年春节前,华能集团风电业务准备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继龙源电力上市后,第二家计划将风电上市的国有电力企业。
龙源电力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国电集团的子公司。从1999年开始,龙源电力逐步将业务重心转向风电场项目,风电经营利润贡献比重从2006年的13.3%增加至2009年6月的69.4%。截至2009年底,累计风电控股装机容量达450.35万瓦,全球排名第五位,亚洲第一。
作为中国第一大发电公司,华能集团新能源起步较晚,不过正在加快,风电是其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截至2008年,华能集团风电装机容量达143.9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11.9%,排在龙源电力(292.4万千瓦)和大唐集团(215.4万千瓦)之后,是国内第三大风电商。
风电企业上市的信心正在被点燃。2009年12月10日龙源电力在香港上市,发行价8.16港元,目前稳定在9港元以上。“未来会有很多风电企业走这条路,但形成‘燎原之势’的可能性不大。”杨治山认为。原因是,风电下游成长性较差,主要靠“铺摊子、上规模”,因此,“PE在下游没有机会,也不愿意投资风电场”。
外资也曾一度进入这个领域,但是2005年,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风电设备70%国产化率,加上风电上网政策不明确,利润难以保证,迫使外资大量撤出中国。
事实上,风电企业目前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一位资深电力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风电场如果有CDM项目,净资产收益率(ROE)能达到约10%左右;如果没有,一般都微利或不盈利。CDM指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三个灵活的机制之一。有CDM项目的电厂可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出售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获得额外收益。
龙源电力招股书显示,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0%,高于同行业水平。杨治山分析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龙源电力进入早,拥有优质风源及规模优势,平均发电时间比一般风电场高。
电力供应介于普通商品与公共物品之间,行业利润率受到政府管制,电力企业本身没有定价权,且上网受制于电网。这也决定了投资风电下游想取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较小。对可再生能源配额指标性要求,才是促使国电、华能等国有企业抢占风电场项目的最直接因素。
2007年8月,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规定到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在500万千瓦以上的企业,其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必须达到8%以上,并且要在“三北”(西北、东北和华北北部)建设大型和特大型风电场。
清科集团投资银行部高级项目经理郑玉芬表示,并网发电在中国是个难题,加上国内上网电价政策未能理顺,风电发电一直亏损,其他资本没有积极性。曾任职于国内一家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卢志辉认为,从可行性、经济性和投资回报考虑,风电场项目都不太适合私募与风投。风电场项目前期投资巨大,回收期很长,且有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在大规模并网后对主电网运行会产生较大影响。加上大部分风电场都处于边远地区,须远距离、高电压输送,由此带来的电网技术和经济问题相当复杂。
龙源、华能等“国家队”具有的综合实力和优势,非一般地方性企业可比,除了资金实力雄厚,其在整个风电产业链中具有较强势的地位和讨价还价能力,“出口”问题更易解决。
黄金期正在过去
由于政策等因素,民营、PE基本集中在风电产业链的上中游,即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及整机制造领域。与下游相比,风电上游的利润更高。金风科技报告显示,2008年其净资产收益率约 24.5%,2009年前三季度为22.8%,明显高于龙源电力。
不过,中信证券分析师杨治山认为,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黄金期正在过去”。这一看法已是业内主流。德丰杰龙脉基金的执行总经理李广新也认为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已经过热。
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五年快速增长,带动了风电上中游市场的持续升温,也推动风电设备就从供不应求逆转为供过于求。清科创投的郑玉芬介绍说,从采购和供货双方的合同就看出风电设备制造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2005年-2007年,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发展,风电设备零部件的采购一时间供不应求,华能等厂商向设备商采购时,部分项目的前期预付款甚至一度达到一半以上;而2007年以后,特别是2008年,风电设备厂商大量涌现,部分风电设备零部件供过于求,整机厂商及电力公司的采购预付款也随之降到20%左右。
2009年,国务院已将风电设备行业列入产能过剩行业,成为政府抑制的产业。3月初,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讲话中再次重申,不得对风电设备等六大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建项目发放贷款。
施鹏飞介绍,中国现有风电设备厂商约70多家,风电设备产能肯定是过剩的,但“这不是产量过剩”。郑玉芬亦赞同。她表示,目前国内形成一定规模的叶片、齿轮箱、轴承制造等零部件厂商,分别有10家-15家左右。但五大电力公司的采购集中在各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华锐、东方电气等的开机率一直很高,且订单饱满,有时还“三班倒”地赶工,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这些企业的部分技术甚至在国际上都具有竞争力。第二、三梯队的小企业则面临竞争压力,产能仅能释放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郑玉芬举例说,塔架的采购订单基本集中在排名前十的企业,而叶片采购也相对集中分布在像中航惠腾、中复联众、中材叶片等几家供应商中。
卢致辉认为,一些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盲目上马的设备厂商,可能要被行业巨头并购,甚至被市场淘汰。但郑玉芬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至少目前没有看到这样的趋势”,但是行业的利润空间会因竞争加剧而压缩。她认为,地域性差异导致并购难度很大,加之目前生产线的更新换代及制造业技术的进步,主流厂商如果想扩大产能,与其并购还不如直接购买新的生产线。另外,上游讲究专业化分工,不大可能出现叶片厂商去并购齿轮箱厂商的案例。
郑玉芬认为,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风电零部件生产厂商仍是风电设备行业的投资机会。她表示未来更看好智能电网,以及与解决风电上网问题密切相关的电子设备等领域中的投资机会。
被分析师们看好的“关键设备”投资机会还包括:目前仍然依赖进口的主轴承;风机控制系统中的主控制系统、变频器,以及风电蓄能设施。但这都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成熟以及成本降低和控制。
无论如何,作为成本最接近火电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以发电成本计,火力为每度0.2-0.3元,风力约为0.5元-0.6元,太阳能发电约1.2-1.3元,风电仍是目前最具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卢致辉预测,未来10到20年,甚至在更短时间内,会出现一个两者之间价格上的交叉点。届时,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将会在更大范围内、更大规模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