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张力十足的语言描述云起沙飞的壮观场景。对于锡盟换流站的建设者来说,现实中的风沙只能给施工带来麻烦。
“在锡林浩特,一片云,就是一场雨;一场风,就是一身沙。”北京送变电工程公司锡盟换流站土建C包项目经理徐红刚说,“虽然风雨无常,现在却是施工黄金期。”
锡盟换流站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北京送变电公司员工2016年3月正式进场施工,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
世界之最背后的努力
进入施工现场,只见塔吊、商品混凝土泵车、钩机、叉车、渣土运输车辆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技术人员张景彬介绍道:“我们负责的换流站土建C包,包括交流滤波器场、直流场、构架、设备基础等施工任务,仅基础数量就有1491个,施工区域面积达150亩,占整个换流站的一半左右。所有基础施工都要在8月完成,工作量巨大。我们这个站有五个世界第一。”
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对张景彬所说的5个世界第一有了全面了解——世界上首座输电容量提升至1000万千瓦的特高压换流站,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室建筑物最长,纬度最高,冻土开挖最深,年有效施工时间最短。
“如果说前两项世界之最是工程建设的成就,是每位工程建设者身上的荣耀,那后面3个世界之最,则是工程建设者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意味着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徐红刚道出了第一的不易。
锡盟地区纬度高,属于极寒天气,三四月份冻土难挖、5月份雨雪交加、六七月份暴晒加风沙,而过了8月,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很快就会再次进入极寒天气。这样恶劣的天气,紧张的工期,如此大的工作量,对施工人员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挑战。
3月,施工人员刚结束特高压北京东变电站土建收尾工作,便在徐红刚的带领下,用几辆工程车拉着行李物品,驰骋近千公里,抵达站址所在地锡林浩特。
那时的锡盟冰天雪地,室外温度零下17摄氏度,站址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积雪下面则是厚达2.9米的冻土,基础开挖十分困难。为此,项目部加大机械设备投入,冻土挖不动,就利用炮锤在地上打孔,把地面打得跟蜂窝煤似的再开挖。3月16日~4月25日,仅1个多月,施工人员便在极寒环境下,完成了交流场500千伏构架近500多个基础的施工任务,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全优质责无旁贷
经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徐红刚和大家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但最后的冲刺并不轻松。进入8月,离基础完工节点越来越近,大家争分夺秒地推进施工。有时十几个基础要在同一天浇筑,员工们连夜奋战,施工现场专门安装了两台探照灯,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在加紧施工的同时,工程建设者并没有忘记建设精品工程的初心。
“工期越紧张,越不能放松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为保证基础质量,我们现场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使用的6000多张基础模板全部是新的,同时新采购钢管2万多米。尤其是6月以来,锡盟地区白天时间较长,早上9点前和下午6点后这两段时间,天气情况相对稳定,项目部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基础支模、拆模等环节安排在这俩时间段,确保施工过程不受天气影响,以保证基础质量。”质量主管叶佳桥介绍说。
蓝天白云下,笔者正在和施工人员高永林交流工程建设情况,天气骤变,瞬时乌云密布,沙尘暴猛烈来袭,施工现场一下子暗了下来,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面对面对话都被大风吹得听不到彼此的声音。高永林说:“这种天气,我们早就习惯了。前几天,冰雹一天侵袭了好几次。虽然我们习惯了,但是天气无常会给施工安全造成隐患。为了应对无常的天气,我们现在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气象监督,每个管理人员手机里都安装了天气实时报送软件,做到及时通报,及时应对。项目部给每一位施工人员配备了防沙镜、骑行专用的纱巾,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北京送变电公司副总经理刘靖国告诉笔者:“锡盟换流站是我们公司完成特高压北京东变电站建设后,承建的又一特高压工程,工程所在地环境极端恶劣,工程时间紧,施工难度大。但是作为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主力军,安全优质地建设好特高压工程,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