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转型“众生相” 煤炭企业须谨慎择路

转型“众生相” 煤炭企业须谨慎择路

2016-04-27 10:38:56 大众日报

近期,国内大型煤炭企业——晋能集团宣布进军饮用矿泉水行业,总投资高达12.5亿元。但是这个项目似乎并不被外界看好,不仅是因为饮用水行业品牌竞争激烈,市场空间有限,就企业自身来说,也面临着品牌塑造、渠道开发等现实难题。眼下,困境中的煤炭企业都在谋求转型发展,但在选择发展路径上,还要慎之又慎,谨防决策失误,又背上新的包袱。

近年来,煤炭行业持续下行,深陷困境的煤企在压减产量的同时,纷纷开始尝试转型,试图通过多元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扭转企业发展的颓势。但是,和企业发展始终伴随着种种风险一样,转型发展也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尤其跨界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更是如此。

其实,煤炭企业脱困转型,并非只有这两年才遇到,十多年前煤企也经历过,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若干年前,煤炭企业遭遇市场低迷之时,煤炭也出现了销售困难,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比现在还要糟糕。为此,部分煤企开始办电厂,消化过剩的煤炭、减少积压库存,但是电厂办起来了,电力又过剩了,怎么办?于是有的企业选择了向下游走,又办了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消化自家过剩的电力。结果,电解铝又过剩,现在省内多家煤企的电解铝项目已经成为包袱。

当然,煤企脱困转型成功的经验也不鲜见。比如,在煤炭行业的“十年黄金期”里,火电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难以为继。神华集团却凭借灵敏的市场嗅觉和超前的战略思维,作出了扩大电力板块规模、拉伸煤炭产业链的决策。于是,一系列重组兼并行动相继展开,先后获得2100多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如今在煤炭市场低迷的局势下,电力板块已成为神华集团重要盈利点。

从煤企成功或失败的转型路子可以看出,企业转型的风险之高。特别是在“黄金十年”里,许多煤炭企业缺乏转型的内在动力,错失了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即便有企业进行了转型探索,由于缺乏战略规划,在产业发展上“乱撒芝麻盐”,导致产业小、散、乱、杂、多,真正发展壮大的屈指可数,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近两年来,煤企转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比较突出的就是跨界发展。应当说,跨界突破是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但是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现在有的煤企欲通过重组的方式来彻底告别煤炭,开始卖矿泉水、卖牛肉、卖房子等,进入与主业并不相关的产业,不仅与企业战略不符,甚至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煤企十多年前的转型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经过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的冲刷,已经开始沾染历史的尘埃。但是,这些教训和经验,不应当被束之高阁而淡忘,此时更应当拿出来,细细品味、反复琢磨,用来指导当下的转型脱困工作,谨慎选择当下的转型路径,避免走过去走过的弯路。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