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水电
  • 长江下游水电站:清洁能源在生态转型中前行

长江下游水电站:清洁能源在生态转型中前行

2016-03-08 13:54:32 新华社   作者: 蔡敏  吕冬  

长江下游支流水阳江上,港口湾水电站这几天正开启两台30兆瓦水轮发电机组,全力发电,支撑安徽电网冬春用电高峰调度。这座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的大型水电站年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3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多吨。

港口湾水库还保护了长江下游沿江55万亩农田及城镇、交通要道免受洪水灾害,改善灌溉面积46.5万亩。

坝区绿色植被改造,根据鱼类繁殖周期实施蓄泄生态调度,库区水质定期监测与维护,保证河道最小生态流量……与此同时,这座2001年投运的水电站正在着手向生态水电转型。

两岸崇山峻岭,河谷清澈幽深,远远望去,港口湾水电站就嵌在这青葱秀美的皖南山区里。“去年我们为财政做出的贡献近千万元。同时,我们还要尽最大努力维护生态环境。”港口湾水电站总经理肖永辉说。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水量丰沛。资料显示,长江干流全长6000余公里,流域年水资源量约9900多亿立方米。据水力资源复查,长江流域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20多万兆瓦,年可发电量超过1万亿度,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水电已然成为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清洁能源。

水电在确保长江经济带能源安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防止酸雨危害和温室效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过,水电开发,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农村小水电一直受到争议,其对长江水文、生态造成的影响让环保专家们担忧。长江上游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也被质疑可能加剧了长江流域旱情。

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建设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是稳定经济增长、优化能源结构、改善民生的绿色发展重要举措,对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和有效投资需求,推动提升中国装备品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同时强调,对水电项目要深入做好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和移民安置等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事实上,长江下游的水电行业正努力在生态转型中前行。在安徽省,除了大型水电站着手进行生态示范建设外,大批农村小水电也在进行增效扩容生态改造工程。

“受资源开发理念、技术、政策等因素制约,安徽省部分早期开发建成的小水电站,存在过度截流、设备老化等现象。为此我们这两年有序报废了100多座农村水电站,旧址复垦农田。”安徽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管理局水电处处长杨有枝说,“当经济效益远小于生态效益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与此同时,安徽省对2000年以前建设的小水电分批进行增效扩容及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下,安徽省已完成了57个项目的改造工程。淘汰了多年还在运行的老旧机电设备,消除安全隐患;年新增发电量1.43亿千瓦时,直接增收5819万元;建立起根据下游生态、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分时段控制下泄流量的科学调度方式;完善应对枯水和水生态突发事件的调度预案等。

安徽省还出台规定,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农村水电项目时,要求严格落实河流生态保障措施。对非季节河流因河流水电开发造成局部断流,要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确保必要下泄流量,以保证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要求。

与安徽临近的长江下游省份浙江,2015年开始在安吉、临安、开化试点,开展生态水电示范区建设。如今,在这些示范区内,经常可以看到河道上形态各异的生态堰坝,俨然成了一道靓丽风景。“这样可使河道形成梯级水潭,既为沿河村民生活提供便利,又能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和栖息之所。”当地水利专家说。

“十三五”期间,浙江要在全省范围内建起50个生态水电示范区,生态修复300座水电站,有序报废150座水电站。

“必须坚持生态至上的理念,围绕改善水电站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着力从规划建设、生态修复、法制保障等方面,加快农村水电发展的生态转型。”浙江省水利厅厅长陈龙说。




责任编辑: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