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安徽省优秀的新能源企业成为“绿色世博”的践行者。先行者的探索启迪人们,政企合一方可找到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路径。
合肥阳光电源“包揽”了世博场馆全部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装机总容量累计超过6兆瓦;安凯集团14台纯电动客车成为贵宾接待用车,将在世博会园区内提供交通服务。我省走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前列的企业,正在为“绿色世博”增色。
“新能源产业起步有基础,但全面发展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们看来,我省新能源产业存在诸多“成长的烦恼”,推动新能源制造和应用齐头并进,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起步:有优势有基础
在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合肥阳光电源的光伏发电系统,将“点亮”包括主题馆和中国馆在内的11个场馆,成为体现“绿色世博”理念的最大亮点。在与国内国外同类企业竞争角逐中,合肥阳光电源的成功中标,让人看到了安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希望。
同样让人欣喜的是,安凯纯电动客车驶入世博会,借助世博这个广阔的平台,原本已经蜚声海外的安凯客车,向世界展示了致力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心和成果。而此前,安凯在合肥已上线运行了30辆纯电动公交车,其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实力可见一斑。
“我省新能源产业不仅有着良好的基础,而且在诸多方面具备加速发展的条件。 ”业内人士如是说。生物质能、太阳能等领域有成功的先行先试企业,硅原料、光伏产品、光热产品、转换接入器、绿色照明和生物质发电等六类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合肥、芜湖、蚌埠、安庆和滁州等5个新能源产业集聚地区初步形成,此外,“我们拥有中科大、中科院等离子所等科研院所作为强大的智力支撑,这些都是我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
宏观而言,全省有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粗线条布局设计;微观而言,各个行业已经开始了谋求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的自觉行动。仅从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来看,省经信委去年底开始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工作,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后续攻关明确了方向。与此同时,包括江淮、奇瑞、安凯等在内的省内多家企业,也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各有打算。 “到2015年,我省将实现新能源汽车产值达500亿元。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很有信心地说。
现状:有“短板”需克服
基础和优势是鼓励前进的动力,然而把我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水平置身于全国乃至全球的坐标系中进行比较,差距却十分明显。业内人士指出,我省新能源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较小,技术研发人才稀少,科研及检测设施短缺,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是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真实现状。
据省发改委的调查,2008年,我省六大新兴产业产值1704.9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只有80亿元左右,所占比重不足5%。而与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较为领先的省份相比,我省尚有一系列需要克服的“短板”。
先看邻省江苏,我省的“短板”表现在产业链条尚未形成。我省新能源产业仅局限于某一环节,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不足。而江苏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风能行业关键零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0%。
再与浙江省、上海市相比,未能形成特色产业基地,产业布局不明显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我省新能源产业仅仅形成较为分散的聚集区,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关键设备产业化制造缺乏发展基础。而浙江省已形成慈溪风电、嘉善昱辉光伏及三门市核电等产业基地;上海市也已发展出浦东(临港)、闵行等为主的核电产业基地,浦东(临港)风电基地等。
纵览长三角两省一市的产业扶持政策,我省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则显得薄弱。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早已有了较国家政策更为细致可操作的配套扶持政策。
此外,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缺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紧跟市场需求研发产品的意识,已成为本土新能源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阻碍。这一点,已占领全国同类市场份额60%的合肥阳光电源体会深刻。该公司副总经理郑桂标告诉记者,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新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研发队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别人可以复制你的硬件和流水线,但是你的动态技术提升别人是追赶不上的。 ”郑桂标说。
未来:政府主导促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把新能源产业发展托举到国家战略层面,对于加速崛起的安徽来说,今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样毋庸置疑。
对于安徽而言,培育新能源产业,不仅能实现传统能源技术变革,推动全省能源结构调整,而且可带动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加速产业升级,更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低碳化”科学发展。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省应对国内外能源发展新趋势、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业内人士分析,新能源产业可能成为未来安徽经济新的增长点,问题在于,拿什么来支撑这一美好前景? “现在不少地方都在大上新能源项目,其理由无非是资源丰富,但光有资源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当地的市场、价格以及成本。 ”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发展新能源产业,主要得依赖于市场机制,但在目前条件下,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瓶颈,我省应该完善政策体系,改善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要逐步建立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研发投入机制,注重与传统能源的协调发展。其中,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配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科技创新。业内人士指出,就我省而言,应该在创建新能源技术研发基地、科技产业基地上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课题攻关,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为了激活和带动企业主体发展,在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民间资本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还要大力引进国内外投资者来安徽发展新能源产业。(丁玲娜 吴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