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数月较快速度的下滑后,制造业收缩的速度暂时得到遏制。
今日(11月2日)公布的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8.3,虽然仍处于收缩区间,但较9月的47.2明显回升,为6月以来最高。财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何帆表示,制造业颓势减缓,表明前期刺激政策开始发挥效果。
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有所不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与9月持平。
从分项数据的变化看,二者也有差异。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中,产出指数、新订单指数、就业指数虽仍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但均有所改善。在新出口订单指数一改此前三个月的下降趋势回到扩张区间的带动下,新订单指数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显示10月外需改善,订单不足的主因是内需疲弱。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微升,但生产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出现下滑。
尽管存在差异,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和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均显示,制造业仍处于收缩区间,颓势未改。何帆认为,总需求低迷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各项稳增长政策的效果能持续多久尚不可知。下半年以来,财政支出增速持续超过20%,但是,9月固定资产投资中,无论是到位资金来源中预算内资金的增速,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都出现明显放缓,政策效果的持续性不容乐观。
基础设施之外,近期中央又出台阻力小、需要协调部门少的专项建设债,由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筹集资金后建立专项建设基金,通过直接增加企业资本金撬动其他渠道融资。在执行中,专项建设债规模不断扩大,短期内能起到托底效果,但随着项目快速增加,也有分析提醒,应警惕筛选条件放松,影响投资效率。
应当认识到,在制造业总体产能过剩、需求改善乏力的大背景下,各种稳增长措施或能短期托底,但不能解决中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治本之策仍是大刀阔斧地推进结构性改革,这需要忍受一定程度的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