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依旧是主导亚太地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其整体度电成本仅为75美元/兆瓦时。煤炭的成本优势来自于其本身广泛分布及容易运输的特质。因此,煤炭仍旧被看好是亚太地区未来主要的发电来源。
美元的持续走强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对2015年上半年亚太区度电成本市场展望报告汇率的预期。值得注意的是,此报告中对整体度电成本的预期是发生在中国对人民币贬值之前,因此,在这之后的汇率波动并没有被记录进去。马来西亚令吉的汇率下跌幅度最大,由2015上半年的3.41美元下降2015下半年的3.42美元。
我们对亚太地区整体陆上风电成本的预期由原本的130美元/兆瓦时下降至115美元/兆瓦时,下跌幅度为12%。在某些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陆上风能相对于化石能源而言,更具有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在澳州,我们预计的平均陆上风电成本为71美元/兆瓦时-这是目前为止最便宜的发电资源。专家预期,风电资源成本会随着效率的提高,较低的设备成本而持续下降。
大型太阳能电厂的亚太地区成本自上半年以来就没有太大的变化,持续持平在143美元/兆瓦时。期间,最低的价位来自于澳洲(88美元/兆瓦时),印度(96美元/兆瓦时,比起上半年下降了13%)。日本是唯一平均太阳能整体发电水平在200美元/兆瓦时以上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2015年上半年小型水力发电的最低度电成本是23美元/兆瓦时。这一出奇低的单位成本有赖于较低的资本支出。然而,如此高质的资源已再难以追踪了。
专家认为印度和日本具有极大降低整体单位发电成本的潜力。印度在新能源市场的预期资本回收率最高:14%来自风能,15%来自太阳能,然而项目发展者极力试图将更低资产成本以吸引外资。相对的,日本具备低成本资产但高项目成本–比目前所见在美国或欧洲的都要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