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联想集团持股的弘毅投资、高盛集团、江苏高科投资公司,出现在山东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上述3家公司共投资1亿美元,获得大型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复连众30%的股权。与央企联手打造一家顶级风电叶片生产商,这些PE公司似乎没有过多犹豫。
无独有偶。
同日,韩国大宇造船及海洋工程公司高级副总裁LeeYoung-man表示,大宇造船拟在山东烟台等地,通过并购或与一家当地企业结盟来建立风电设备工厂,进军中国风力发电市场。
然而,就在设备投资商纷纷下注,开始“跑马圈地”的同时,风电行业准入标准正在加速酝酿……
格局之变
工信部日前公布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工信部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三大要点包括:一,风机制造商需要具备至少100万千瓦的年产能力以及5年大型机电行业的从业经历;二,风机制造商必须具备生产2.5兆瓦或以上单机的能力;三,由于需要取得各种质量/环境标准证书,新成立的风机制造商在引进海外技术生产2.5兆瓦以下风机时将受到严格限制。
如此看来,如果征求意见稿能正常实施,将意味着有众多不符合条件、实力规模较小、依靠低价竞争的企业将面临整合压力,或被淘汰出局。而那些有投资意向的投资商,也需慎重评估其投资的风险性和可靠性。
分析人士认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体现了决策者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基本导向。会形成“一线企业稳坐泰山,二线企业稍有波澜,三线企业谋求联合或是出让。”的市场格局。
对此,工信部消息人士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的制定,就是为了引导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健康发展,防止风电设备产能盲目扩张,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联合?退出?
除此之外,征求意见稿还指出,在生产企业的设立方面,项目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30%。这也意味着,对于有意向进入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投资者来说,需要具备不错的资金实力。
与实力雄厚的风电巨头正在“跑马圈地”不同的是,自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一些中小风电投资商已经开始考虑与相熟的厂商组成联合企业的问题。
对此,本报记者得到了工信部装备司的解释:现有风电机组生产企业不符合《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的,应在《准入标准》颁布后一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整改不能达到《准入标准》要求的,不得享受国家在投资、税收、土地、环保、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不得列入《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合格厂商名录》。
刘新宇是宁波一个风电企业制造商,拥有200瓦到20千瓦风电机组的制造能力,“这就意味着,过半数企业需要联合,或是出让给试图新进入的大企业。”刘新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刘新宇称,其企业目前装机容量仅有6万千瓦左右,尚有扩建需求,但距离改扩建需“不少于50万千瓦”的标杆仍相差甚远,所以只能考虑与同行联合。“目前已有企业愿出可观价码买下自己的公司,但‘风电制造哪怕仅有2万千瓦的订单,产值就在2亿左右’,这一行还处于上升周期,我不打算退出。”刘新宇斩钉截铁的告诉本报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中小企业主对于征求意见稿的门槛设定表示有些偏高,也有企业主提出,如果征求意见稿中的准入门槛最终实施,未来中小型民营企业很难再进入风电设备制造业。
“高门槛”规范市场
对于准入门槛的设定问题,在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马学禄看来,工信部的风电设备准入标准的确比较高的。
从目前我国的风电整机现状来看,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整机制造厂商不超过十家,而目前国内的风机整机制造商超过80家。
那么,“高门槛”的用意何在呢?
资料显示,我国风电设备生产厂家从2004年不足40家,到2009年已有80多家,不到5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00%,风电装备产能已超过2000万千瓦,而未来每年半机需求仅有1200至1500万千瓦。鉴于此,2009年8月底,风电设备制造业被国务院常务会议点名产能过剩,并在10月份入列十部委的六大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黑名单”。《准入标准》的“高门槛”在此背景下被制定,也就不足为奇了。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所教授林伯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风机制造商数量较多,而规模和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有标准对设备的质量进行规范。随着风电设备制造业准入门槛被提高,以及风电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可以淘汰落后企业,优化经营环境,有利于整个设备制造业有序发展。
也有业内专家指出,除了设备标准之外,为促进风电产业发展,还应该早日建立风电的并网标准、电量标准等。
风电整机制造能力并不能代表整个风电产业的发展,不能让风电产业链中出现“短板”,例如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风电并网问题就亟须电网企业积极参与解决。
与此相对应,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为建立和完善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国家能源局已经制定了《风电标准体系框架(讨论稿)》。
由此看来,与风电产业链相关的系列标准体系都进入了集中制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