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特高压建设给山西带来什么?

2015-05-12 08:47:24 山西日报   作者: 张毅   

特高压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节约土地等明显优势,在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治市长子县,这里因为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起始站的坐落而备受世人关注。

2009年1月6日是世界电力历史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天,也是中国电力工业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天。这一天,代表当今世界输电技术最高水平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工程投入运行。

特高压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节约土地等明显优势,在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工程安全运行6年多来,将山西500多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送到了华中地区,相当于输送原煤2300多万吨,充分发挥了特高压安全、经济、清洁、环保的综合效益和巨大作用,为山西实施变输煤为输煤输电并举战略、加快晋电外送提供了强大支撑,有力促进了山西电力工业的升级跨越和全省经济转型。

效率更大损耗更小,大量运力可以节省,更高的土地利用率——

南北互供 水火互济

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郊外,赫然矗立着70多米高的输电塔。从这里起步,是一条纵跨晋豫鄂、640余公里长的银色长龙——国内首条特高压输电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输变电工程。它的建成投产,拉开了中国电力进入特高压时代的历史帷幕。

在长治特高压变电站主控室,该站站长杨爱民指着大型显示屏告诉记者,从晋东南的左权、王曲等主力电厂汇集的电量,通过特高压线路,经河南南阳,到达湖北荆门,然后通过当地500千伏电网分配到省内各地,部分电量还送往湖南、重庆、江西等省份。线路满负荷运转后,可为湖北新增北方火电逾500万千瓦,相当于再建了两座葛洲坝水电站。不仅如此,在夏季丰水期,三峡的水电也可以送往华北,不仅降低了华北的煤炭消耗,也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据了解,仅一期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线路每年南北互济电量就高达90亿千瓦时。二期扩容后,南阳也建立接入点,山西、河南、湖北三省电网全部互联,南北互供、水火互济的电量将会更多。

这条特高压线的设计目标是1000千伏、500万千瓦,现在这一运行目标已经达到。1000千伏、500万千瓦的电力输送能力意味着什么?

杨爱民说,这意味着更大的电力输送效率和更小的电力输送损耗。1000千伏交流线路的自然输送功率约为普通500千伏线路的4倍至5倍,而同等条件下的电阻损耗仅为500千伏线路的1/4。

这意味着大量运力可以节省。若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线路按此负荷运行24小时,输送电量可达1.2亿千瓦时,折算成原煤约59515吨,可少用载重50吨的运煤车1191辆,或者可少用每节载重60吨的普通列车992节。

这意味着更高的土地利用率。与输煤相比,不仅输电线路占用土地比交通线占地少,而且将占地更多的火电厂布局在土地资源相对富余的中西部,能够为中东部地区腾出更多价值较高的土地资源开发空间。与500千伏普通电压输电相比,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输送同等电量,又可节省一半的土地。

对电磁、电晕、过电压及变电设备、绝缘等进行全新设计——

中国创造 中国引领

特高压,号称世界输电技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这条世界上首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建设,用众多的“中国创造”实现了在特高压输电领域的“中国引领”。

杨爱民介绍,在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项目之前,我国的电力输送等级最高只有750千伏。从750千伏到1000千伏,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电磁、电晕、过电压及变电设备、绝缘等进行全新设计。

安全,是特高压输电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家电网公司开展全站抗地震性能联合计算分析,在世界上率先进行了特高压避雷器、支柱绝缘子、旁路开关等设备的真型抗地震试验,整体工程实现了7度设防目标。

每天清晨,在特高压长治站内,一台白色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缓缓驶出充电室,开始了它一天的工作。它时而穿梭在高大的设备之间,时而自动停住脚步抬头观望,把红外测温数据和巡检数据实时传输到主控室。在加强人工红外测温的同时,该站有效利用巡检机器人进行辅助红外测温,对有发热问题的设备可进行机器人不间断测温,更好地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

发展特高压,设备是关键。走在长治特高压变电站里,到处可见国产电力设备。“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上,国产设备采用率达91%以上。”杨爱民说,“依托工程,国内骨干电工设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特高压设备已成为我国电工设备制造企业走向世界的金色名片。”

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点扶持产业,随着一系列重大先进装备制造项目的成功布局,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增势强劲、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已连续3年成为继煤炭、冶金之后的第三大产业。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因为竞争力不强、技术相对薄弱等因素,特高压工程中尚难看到山西电工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如何抓住山西省特高压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提升省内电工设备制造企业的综合实力,让其产品走出山西、走向全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蒙西—晋北—天津南”特高压工程开工,今后还将陆续建设多项重点输电工程——

建设提速 拉动发展

由于我国的煤电基地主要分布在陕西、蒙西、山西和新疆等地,水电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风电和太阳能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远离中东部负荷中心,因此需要通过建设坚强电网,实施远距离、大规模输电,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

特高压输电的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特点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随着特高压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我国的特高压建设正不断推进。

随着日前“蒙西—晋北—天津南”特高压工程的正式开工,山西省特高压建设进入了新的提速期,拓展外送电力大通道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这对山西省经济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蒙西—晋北—天津南”特高压工程是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12条输电通道之一,是特高压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在山西省境内的投资达60.2亿元,将建设晋北1000千伏变电站一座,并架设268.8公里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工程建成后,初期输电能力约为250万千瓦,相当于外输原煤425万吨;远期输送能力将达到500万千瓦,相当于外输原煤850万吨。这对于满足京津冀电力供应、改善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带动山西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为山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此项工程开工为标志,山西省进入特高压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今后还将陆续开工建设榆横—晋中—潍坊特高压交流、晋北—江苏特高压直流等重点输电工程。

业内人士表示,特高压项目的开工建设,被认为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特高压电网投运后的长远效益同样引人注目。研究表明,输电对山西GDP的贡献为输煤的6倍,输电的就业拉动效应为输煤的2倍。

促进电力工业发展,加快电网建设,提高晋电外送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山西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新常态下,特高压或将成为山西又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特高压,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