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火电
  • “疆电外送”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开工 涉及7家火电企业

“疆电外送”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开工 涉及7家火电企业

2015-04-16 13:31:09 中化新网   作者: 刘凯   

日前,新疆准东“疆电外送”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这标志着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送电距离最远、送电容量最大的准东-华东±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千万千瓦级配套电源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该工程总投资近千亿元,其中配套火电电源项目投资近500亿元,由五彩湾北一电厂、北二电厂、北三电厂、国网能源准东大井电厂、潞安准东电厂、华电昌吉英格玛电厂、神华神东电力准东五彩湾二期电厂等7家企业组成,总装机容量1320万千瓦,采用660兆瓦超超零界空冷机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准东-华东±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总长度达3500公里。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将达到660亿千瓦时,可转化煤碳3300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20亿元,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亿元。

“疆电外送”新疆的必然选择

我国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不均衡,电力等能源发展已成为制约东部和中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重要的煤电和水电基地均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与中、东部用电负荷中心的距离一般都在1000至4000公里以上,客观上决定了我国能源和电力发展必须走远距离、大规模输电和全国范围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之路。

而新疆的优势是地大物博,资源非常丰富。资料显示,新疆的石油预测资源量达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年日照总时数2550-3500小时,居全国第二位;风电可装机容量接近1亿千瓦以上。

近年来,自治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电源建设取得了快速增长,截止2014年底,新疆电源装机5280.8万千瓦,位列全国第八,其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自治区的电力消纳能力的增长。

鉴于疆内发电量严重过剩的情况,其消纳市场至关重要。而新疆当地的电力消纳市场空间有限,需要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开拓资源的消纳市场空间,特别是电力消纳空间。

如何实现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内地和周边一些国家提升电力市场消纳空间,实现共赢和多赢?“疆电”大规模外送无疑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将新疆的煤炭、风能、太阳能等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后,通过“疆电外送”把富裕的电力资源输送到内地电力市场进行消纳,拓展电力市场消纳空间。当前,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因此,可以依托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输电技术来打造“一带一路”输电走廊,通过“疆电外送”将境内富裕电力输送到巴基斯坦等电力相对匮乏地区,实现与周边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将新疆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13年5月3日,新疆首条横贯天山的750千伏凤凰-乌苏-伊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新疆五大煤炭基地之一的伊犁终于进入了大规模“疆电外送”的时代。对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名领导这样评价:“750千伏凤凰-乌苏-伊犁输变电工程的建成投运,对促进伊犁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不亚于伊犁人民期待了百年的精-伊-霍铁路建设。现在煤电煤化工产业已经成为伊犁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项目的启动,将会使伊犁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全国能源格局来看,“疆电外送”还将大大改变“近输电远输煤”的传统供给方式,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问题,力保国家能源安全。

“疆电外送”效益初步显现

在国家电网公司和自治区的高位推动下,2010年11月,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开启了“疆电外送”的大门,新疆丰富的电力资源首次实现外送。

2013年6月,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建成投运,“疆电外送”能力提升到了200万千瓦。

2014年1月27日,新疆首条特高压“疆电外送”±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随着特高压“疆电外送”工程的全面建设,新疆正在逐步由中国能源领域的“替补”变为“主力”,成为一个新的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新疆煤炭资源通过坑口直接转化为电,远距离输送到内地,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专业人员为“疆电外送”算了一笔经济账:通过特高压输电到华中电网的成本每千瓦˙时约0.1元多,到目的地的成本价是0.40元,比内地的电价仍然要低,很有竞争优势;1千瓦˙时电量消耗标准煤300多克,一吨标准煤发电形成的产值要比单纯卖煤增收200元以上,可以大大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同时,对节能减排和缓解铁路、公路运输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而且,“疆电外送”对新疆经济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将新疆的煤炭、风能、太阳能等优势资源就地转化为电力,实现大规模外送,对提高自治区GTP,增加自治区的财政收入,拓展自治区就业空间,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如“疆电外送”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将直接和间接增加投资1.2万亿元,解决近6万人的就业,给自治区年增加近300亿元的收益。

由于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发、输、变、配、用系统,仅有外送通道还远远不够,必须还要有配套的电网支撑。2014年,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启动了疆内750千伏主网架建设,建成后750千伏电网将覆盖南北疆所有重点区域。仅此,至少就可以拉动上千亿元的煤电和其它基础产业的投资,同时带动冶金、建材、电气、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自治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截止2014年年底,“疆电外送”累计达到306.9861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外送电量达到271.2975亿千瓦时,相当于外送煤炭(折合标煤)938.6万吨,有效地缓解了疆内铁路的输送瓶颈,同时外送风电35.6886亿千瓦时,使新能源企业增加收益约22.48亿元,给电力行业带来经济效益并拉动GDP增加103.87亿元。

目前,在“疆电外送”工程的强力带动下,自治区新一轮能源开发风生水起。按照签订的框架协议,五大发电集团未来10年在新疆的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将极大地拉动新疆经济的发展。同时,大规模的电力工业建设,带动了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的建设。目前,新疆已经形成了以特变电工、金凤科技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

“疆电外送”还让新疆清洁能源的发展进入爆发期。截止2014年底,新疆电网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129万千瓦,同比增长39%,预计2020年新疆电网内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30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1500万千瓦。据了解,三峡集团计划将在“十三五”期间投资500亿元,致力于新疆风电、水电、太阳能资源开发,促进新疆清洁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疆电外送,火电企业,煤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