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煤炭业:降价能解决问题吗?

2015-04-13 09:50:55 秦皇岛煤炭网   作者: 舒大枫  

煤炭的价格自春节后就一降再降,目前的价格和去年十二月西安会议上定的价格已相差近90元/T。许多从事煤炭行业的人士都发出了“这日子该怎么过?”的哀叹。

目前,中国整体经济形势不好,下行压力很大,特别是三十年来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奇迹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转型调整的压力,所以能源需求减少,用电量下滑进而使煤炭消耗大幅度萎缩,这是谁能看到的现实。但这决不是造成今天中国煤炭行业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的根本原因。即使中国经济没有遇到过目前已发生的所有问题,中国的煤炭行业的境况也一样会困难重重,原因就在它自身的产能严重过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至2013年期间统计新增煤矿产能26.45亿吨,2013年底全国在建煤矿产能10亿吨/年,当年新开工产能4.4亿吨,预计2014年及以后几年还将开出一批现代化大型矿井,即使加大淘汰力度,预计到2020年煤炭产能将达到55亿吨/年以上。相对于2020年煤炭需求量42亿吨/年,产能过剩13亿吨/年。如果考虑到违规项目的产能,实际的过剩产能可能远远大于13亿吨/年,去年底的《中国能源报》曾报道说中国目前的合法产能只有70%,有近30%的产能是违规违法的,可见产能过剩状况之严重。

可以肯定地说降价根本解决不了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不了产能过剩问题就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商品价格下跌,以低价促销是个很正常的现象。象前几年出现过的白菜过剩、萝卜过剩、大蒜过剩,通过降价就扩大了销量,但其实降价也没有最终解决问题,卖不掉的最终还是烂在了地里,解决问题的是第二年就少种。像2014年的倒奶事件,再低的价也无人收购,最终只有倒掉了事。所以说降价促销不是市场经济的根本之道。何况煤炭又是和白菜、萝卜、大蒜、牛奶性质完全不同的商品,卖不出去的话既不可能烂在地里,也不可能像牛奶一样倒掉,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不要从矿井里挖出来。

可是为什么煤炭产能过剩问题从2008年煤价从千元的高位一路下滑以来,已经七年过去了,还是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呢?

根本的问题是体制问题,因为经过近十年的清理整顿,现在绝大多数的煤矿都是国有的,煤矿的资产是国有的,煤矿的工人是国家的职工。如果停产,国有资产的损失谁负责?国有企业的职工怎么安排?

体制问题的另一个表现是行政限制问题,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特别是煤矿,如果其他行政区域的企业来兼并重组,在中国往往会遇到数不清的麻烦。所以有优势的企业就是用价格手段将没有优势的企业逼的严重亏损,经营不下去了,你也无法突破行政障碍,实现市场经济中的大鱼吃小鱼的行业重组。何况当地的企业只要持续生产有现金流,哪怕严重亏损,也可以计入当地的GDP。

由此可见,目前煤炭行业的生产过剩的问题,并不是交给市场来办就可以解决的。必须由国家出面统筹解决。现在是政府这只看的见手起作用的时候了。随着煤价的下调,许多人又在批评去年煤炭协会出手干预市场的行动,说什么政府的力量还是抵挡不住市场的力量,想顶住不让煤炭降价,结果还是降了,不仅降了还大幅度的降了。这种论调完全是种教条主义的幼稚的市场经济理论的表现。煤炭协会的这次干预不仅不是失败的,而且对稳定2014年四季度的中国煤炭市场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今年春节后的煤价下滑的原因之一是煤炭协会没有出面干预。

市场不是万能的,尤其在中国目前这种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下,更是弊病丛生。参与到这个体系中的市场主体,不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不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其市场意识,道德水平,都与西方发达市场中的企业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越是国企越是央企其差距越大。可能许多央企的工作人员会不承认这一点,但事实摆在这里,不是你否认就可以否认的了的。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国际石油欧佩克组织就可以组成价格联盟,调控全球石油价格,保持石油市场的稳定,可是中国的煤炭行业为什么就做不动呢?为什么一定在同行之中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呢?为什么作为全国煤业的协调机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不能发挥作用呢?可见目前在中国是市场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政府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但根本是政府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这个转型靠谁来主导?靠市场吗?市场都不完整或说市场都不存在,市场怎么能主导?所以只能由政府来主导。可以说,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没有政府出面,特别是没有中央政府出面是根本没有解决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降价无异于自杀,要看到中国目前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并不高,还有相当一批中小煤炭企业存在,为了生存,他们的办法就是比大企业的煤价低。所以不论你大企业将煤价降到多低,总会有大量的比你低20-30元/T的煤存在。降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大央企们,脑筋转转弯吧!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