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焦化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由竞争走向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企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须利用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在技术开发应用、精益管理、内外贸易、投资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努力实现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和独立焦化厂的合作及行业内外、国内与国际间的合作。
中国焦化协会日前公布2014年行业运行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焦炭产量为4.77亿吨,增速同比下滑8个百分点。尽管产量增速出现下滑,但焦化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依然严重,企业利润情况堪忧。2014年1月至11月,我国焦化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亏损37亿元;321家亏损企业亏损额合计162亿元,行业亏损面高达49%。
“焦化行业低增长、低效益的状况将成为常态。”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告诉记者,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仍处于调整之中,焦化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全面检验着所有焦化企业的竞争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把握新机遇的能力。
“从国内炼焦煤市场看,由于钢铁市场价格仍处低位,加上企业资金紧张及压缩库存量,总体需求呈疲弱状态。”崔丕江告诉记者,尽管2014年山西、陕西、四川、内蒙古等部分产煤炭省份出台了多项救市措施,国家也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等文件,并对进口煤炭进行了关税调整,但是,国内外炼焦煤资源充裕,炼焦煤供需已基本转为买方市场。
价格方面,2011年至2014年独立焦化企业焦炭出厂含税价整体呈持续下跌趋势。“从近3年焦炭价格的走势,可以看出我国焦炭市场供需矛盾在不断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焦化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产品供大于求。”崔丕江分析认为,“同时,由于我国钢铁需求增长明显减弱,焦化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银行借贷、抽贷的情况在大部分焦化企业已经有所反映,企业资金紧张的趋势正在加重。因此,2015年焦化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困境和残酷的市场竞争状况不会有明显改变。”
那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焦化行业如何适应、出路在哪儿?崔丕江认为,“由竞争走向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任何一家企业向用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仅受制于其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还受到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影响和制约。仅就中国市场而言,区域市场太大,需求的层次也有差异。企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学会跳出自身和区域的圈子,利用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模式。因此,加强产业链建设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意义重大。
崔丕江告诉记者,“目前是整合建设高效产业链的最好时机。在技术开发应用、精益管理、内外贸易、投资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焦化企业要更加紧密、更加广泛、更高层次、更加有效地进行区域性合作、产业园区内的合作、产学研用的合作;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和独立焦化厂的合作;行业内外、国内与国际间的合作,在国内外经济大格局中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