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同比下降2.1%;预计全年产量同比减少2.5%左右,是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煤炭产量十余年来首次下降,也印证了煤炭市场的“寒意”。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在煤炭消费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大幅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煤炭企业经营日益亏损,煤炭市场正面临艰难局面。为了助推煤市走出困境,2014年,国家煤炭行业限产减产等脱困政策措施实施不断出台,煤炭产量减幅效果显著,如今煤价基本维稳,但整个行业运行仍难言乐观。
煤炭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4年国内煤炭产量增幅在2011年达到最高,全年增产2.85亿吨。行情自2012年开始急转直下,2013年煤炭产量仅有1%的增幅,2014年煤炭产量出现负增长,截至2014年11月,煤炭同比减产5000万吨。这说明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的结束,煤市整体长期低迷背景下,煤炭工业面临新的结构调整,过去依靠数量、速度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已不能立足,将逐渐转化为清洁化、产业化和集团化的集约型模式,而这一过程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煤炭的持续低迷仍将不可避免。当前,尽管煤炭业的急速下跌已经告一段落,而且已经持续几个季度基本走平,但总体上还没摆脱萧条状况。
展望2015年,随着国际能源价格暴跌,导致采矿业严重受挫,美国煤炭基准价45.75美元更是跌至六年来最低水平,理查德湾煤炭港务公司和南非Transnet运输公司也是纷纷进行投资以扩大煤炭出口能力,世界经济虽有望弱复苏,但面对的发展压力依然很大,全球煤炭市场产能过剩,我国煤炭进口量仍将可能保持较大规模。
我国经济仍存下行压力,工业提振乏力,201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作为旺季的12月份用电量仅增速1.3%,煤炭库存高位,市场主体心理预期悲观,再加上国际新的可替代能源发展提速,今年用煤需求萎靡也在所难免。
政策方面,政府不断出台脱困措施,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煤炭进出口政策调整、商品煤质量管理、控制煤炭消费等,不断完善市场制度,为煤企减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解决煤炭困局,行政手段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市场调节,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优化产业结构,才是煤炭发展的真正出路。近几年,在国家层面的积极推动下,取消重点合同、放开经营许可以及全国煤炭交易市场的建设,
煤炭制度改革开始逐步深化,煤炭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终端的基础性作用,是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打造煤炭企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综合来看,2015年煤炭产业景气向上可能不大,继续维系上下两难的可能性较大,但也并不排除再次出现惯性下跌。因此,尚需各方面共同给力,助推煤炭产业借助“政策底”形成的有利条件,夯实“市场底”。
(作者单位:内蒙古煤炭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