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将是煤炭产业“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任务。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这或许意味着能源发展思路在"十三五"期间发生改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煤炭产业面临的问题都是供给不足,导致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往往以供给侧为重点。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以来,我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高达3.1万亿元。全国煤炭产能目前已经达到40亿吨左右,在建产能11亿吨左右,产能过剩的问题已非常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十三五"规划过程中,改变过去以供给侧为重点的思路,向需求侧转变。”岳福斌说。
重点在于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要求,煤电机组的准入标准将被提高,新建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需要低于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气机组排放水平。重点建设锡林郭勒、鄂尔多斯、晋北等9个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同时稳妥实施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按照清洁高效、量水而行、科学布局、突出示范、自主创新的原则,以新疆、陕西、山西等地为重点。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实际产量37亿吨左右,煤炭消费量在36.1亿吨左右。如果以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计算,从2014?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只能增加5.9亿吨,平均每年增加不到1亿吨。“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国政协常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指出,必要的措施有两条,要大力关闭整合小煤矿,腾出市场空间;控制煤炭进口,减少低质煤炭的进入。
201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底全国要关闭2000处以上的小煤矿。其中,2013年已关闭了711处,2014年计划关闭800处小煤矿,剩下的则在2015年全部完成。
然而相比小煤矿的关闭,控制劣质煤的进口显得有些无力。虽然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6部门制定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是其中的限制措施较之前征求意见稿宽松了不少,限制进口煤的效果可能并不如业界此前预期。
岳福斌认为,煤炭“十三五”期间发展的基础还是以产能规划为主,消化过剩产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他同时预计,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会长期存在,要控制好产能的释放,将煤炭利用的发展方向逐步从燃料向原料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