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要损失十几亿美元,产油国在高油价时期得到的意外之财,现在不得不再吐出来。
油价暴跌,无疑成为2014年年底最受关注的新闻,在半年时间里,油价几乎腰斩,而且跌势不减。产油国和消费国可谓冰火两重天,产油国的货币一泻千里,全球财富流向逆转。油价如同鬼魅一样影响着投资者的预期,也成为2015年全球经济的一大变数。油价的涨跌既有市场供需变化的因素,也有金融市场和地缘政治的放大效应,因此,沙特声称将油价交给市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博弈的姿态。
从6月以来,油价应声而下,接连穿破各个产油国财政预算的“红线”,而且持续下行的压力并没有减轻,也不排除未来会跌破各产油国的成本价。回顾一下历史,1985年和1998年石油价格都出现雪崩,跌破两位数,2008年也是从147美元的高位跌到45美元,油价蹦极式的下跌几乎成了经济危机的标志性“动作”。现在油价已经跌至2009年5月以来的新低,而国际能源署又一次下调了2015年石油增长的预期,油价的跌势恐怕难以逆转。
石油是影响全球经济的主要商品,市场供需是油价变化的基本原因,如果忽视这一点,仅仅将油价归咎于少数人操控,也是不客观的。欧佩克的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对欧佩克的原油日需求量为2940万桶,2015年可能会提到2890万桶,现在欧佩克的日产量则为3030万桶。欧佩克的会议也没有达成限产稳价的协议,沙特拥有最多的剩余产能,但是拒绝减产,欧佩克内部的价格战还在继续。沙特拥有7500亿美元的储备,可以忍受一两年的低油价,但是伊朗、俄罗斯以及北美的页岩企业却难以忍受,低油价能够将沙特的竞争者挤出市场。低油价时期,各产油国在稳定价格方面陷入了一场囚徒博弈之中,没有人愿意主动限产,因为限产意味着忍受低油价和低产量的双重压力。
供大于求的态势在2015年也难有改变,中国、印度等国经济也处于调整之中,难以提振对石油的需求。而中东地区虽然还处于针对伊斯兰国的战争状态,但是市场已经消化了中东地缘政治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伊拉克南部的石油生产已经恢复,而且伊拉克还下调了出口到亚洲国家的油价。最近几年,中东局势大变,沙特和伊朗的矛盾再次凸显,借着油价下跌的机会,沙特可以挤压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油变成了中东“内战”的武器。
美元指数上涨是油价下跌的另一个因素,众所周知,石油是以美元来计价的,也是上个世纪70年代基辛格与当时的美国财长约翰逊·西蒙共同设计的石油美元环流体系的关键一步。美元指数上升,不仅压低了油价,而且让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经济下滑,石油需求进一步萎缩。油价下跌于美国来说是一大红利,一是驯服了产油国,大量的石油美元会回流到美国;二是美国减少了大量的石油开支,也是变相的减税。
油价下跌正在重塑国际财富的分配格局,油价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要损失十几亿美元,产油国在高油价时期得到的意外之财,现在不得不再吐出来。低油价也对绿色能源、低碳产业有不小的冲击,虽然绿色环保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但是在低油价时期,还有多少人愿意为高价绿色能源掏腰包呢?
作者系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