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认清未来发展大方向

2014-12-01 08:35:47 中国煤炭报   作者: 牛克洪  

编者按 目前,煤炭行业进入产能过剩、市场疲软和负重爬坡的新时期,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怎么转型?应从哪些方面着力?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如何实施转型发展新方略?为探讨这些问题,本报特开设《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专家谈》栏目,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前十年与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有极大的不同,可以说是根本性、本质性的不同。

如何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煤炭企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这是当前亟待研究弄清的一个命题。

坚定生存发展信心

根据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有以下基本认知。

一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工业化提供供给,城市化提供需求、创造需求,我国内部需求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城市化在未来十几年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国家仍将保持较高发展速度。

预计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GDP增速在7%左右,这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能源发展尤其是煤炭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是煤炭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

鉴于我国“少油缺气富煤”能源赋存结构的实际状况,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长期难以改变。这意味着,煤炭产业发展有资源支撑和市场空间需求,总体长远前景应予看好。

清醒认识基本走势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煤炭产业总体发展前景看好,但对近中期煤炭市场基本走势还应客观分析判断。

2012年5月以来,煤炭市场呈现“L”型发展走势,煤炭市场低迷成为“常态化”。

笔者对此次煤炭市场危机演变过程的基本研判为:从煤炭市场危机爆发到进入缓慢复苏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和六年至七年的时间。

2012年至2013年为“危机爆发蔓延期”,2014年至2015年为“危机低谷煎熬期”,2016年至2017年为“危机缓慢复苏期”。其中,最难熬的是“危机低谷煎熬期”,不少煤炭企业要陷入绝境。

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预计在2%至4%,煤炭价格触底回升将会是缓慢和波动式的。

这三个阶段过后,煤炭行业将进入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着眼大趋势,以2012年5月为界,煤炭行业前后十年水火两重天,前十年是“黄金扩展期”,后十年变为“低速调整期”。

煤炭行业前十年的扩张发展是量变——“小变大”,特点是扩张型、跨越式和追求规模扩大的发展模式。其内涵呈现大重组、大整合、大变革、大洗牌、大发展五大特点。

煤炭行业未来十年的转型发展是质变——“弱变强”,是调整型、稳健式、追求质量升级的发展模式。其内涵呈现大调整、大融合、大转型、大洗牌、大提升五大趋势。

区域市场变化三大特征

“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煤炭开发布局和资源“梯级开发、梯级利用”格局将逐渐形成。

煤炭区域市场变化也出现三个新特征,即东部降低、中部平稳、西部增长。

未来,东部地区煤炭市场走势呈缓慢增长,有下降的可能;中部地区煤炭市场总体处于平稳状态,变化不大;西部地区煤炭市场走势总体呈上升状态。

认清煤炭企业洗牌及新一轮重组来临的趋势。经过近三年煤炭市场低迷的冲击洗涤,我国煤炭企业即将分化出三种企业状态。

第一种是经济实力雄厚的煤炭企业,规模更大,竞争优势更强。

第二种是经济实力一般的煤炭企业,调整变革,转型升级,维持经营,艰难前行。

第三种是条件差的小矿、开采历史长的老矿、安全状况不好的“危险矿”和管理较差的“困难矿”,将会被关闭、转让或淘汰出局。

随着煤炭市场危机蔓延和大批煤炭企业亏损加重,一场以强势企业为主体推动的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即将来临,这将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下的,真正市场化的和企业自主的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跨国的兼并重组,其特征是更多煤电融合、煤化融合、煤钢融合以及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并购重组。尔后将出现更多竞争力强的综合性能源企业,煤炭产业的集中度会更高,市场话语权及控制力会更强。

(作者系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