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杰里米·里夫金是共产主义者吗?

2014-11-17 11:11:16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冉泽  

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成本社会》的作者,也是能源互联网的倡导者。前不久《零成本社会》一书在中国出版,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在中国又掀起一波高潮。在通读完该书之后,不禁产生这样一个思索:“杰里米·里夫金是共产主义者吗?”

《零成本社会》的中文全称是《零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其英文原文是“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llaborative Commons, and the Eclipse of Capitalism”,直译的话是“零边际成本社会——物联网、协同共享和资本主义的消亡”。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故意做了调整,没有将“资本主义的消亡”翻译出来,但这其实是里夫金重要阐述的部分,因为没有资本主义的消亡,也就无从谈及“协同共享”时代的来临。

下面来看一下《零成本社会》一书中关于资本主义消亡的表述(由于书中相关表述太多,在此仅摘抄几例):

(1)“资本主义时代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尽管这一进程并不迅速,但却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新型经济体制应运而生,它就是‘协同共享’(Collaborative Commons)。”——中文版第一章第1页第1段第1句。

(2)“同时,我们还将面临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驱动力是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这可以通过日益上涨的热动力效率原理来解释。然而,资本主义竞争残酷无情,竞争者引入更高效的新技术,以此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从而吸引买家。在接近终点之前,竞争激烈程度将持续攀升,直至达到最佳效率,登上生产力的顶峰。所谓终点线,是指每项额外单位成本生产的边际成本近乎零的情况。当跨过终点线后,商品和服务几乎免费,利润枯竭,资产交易市场倒闭,而资本主义制度也将消亡。”——中文版第五章第68-69页。

(3)“智能技术对有偿人力劳动和有偿专业工作的大量取代开始打破资本主义制度的运作模式。……个人用户将在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条件下越来越多地通过协作生产、消费和分享自己的商品与服务,这就带来了经济生活的全新组织方式,超越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模式。”——中文版第八章第134页。

(4)“新的共享支持者远远不只构成了一场政治运动,他们更代表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影响力可能与资本主义时代初期神学向意识形态世界观的跃进一样显著和持久。以产消者构成的协同主义者和由投资者组成的资本家之间的斗争虽然处于初级阶段,却在塑造着整个21世纪上半叶经济战争的关键形态。”——中文版第十一章第176页

(5)“随着这些不同的经济形态开始相互关联、相互依赖,这些新经济形态可能会超越资本主义环境,在某一点上与现有经济模式分离,催生新的经济秩序,而这一新生经济秩序的生命力将超过市场机制下的资本主义,就像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曾经远远超过产生它的温床——中世纪的封建主义一样。”——中文版第十四章第282页

(6)“当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时,由于商品和服务不再受市场定价的影响,利润也就随之消失,商品和服务本质上就变成了免费的。而当大部分东西都免费的时候,以生产和销售商品与服务为组织机制的整个资本主义经营理念将变得毫无意义。”——中文版第十五章第285页

看了以上的文字,相信不少读者会和笔者产生同感:里夫金是共产主义者么?当然,里夫金本人并不会承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他认为协同共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外的第三条道路,或者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道路,“在不久的将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将失去主导社会的地位,因为协同主义的时代即将到来。年轻的协同主义者吸取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华,同时去除了自由市场和官僚体系的核心本质。(第19页第4-6行)”

不管里夫金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应该是什么社会,但是他的大胆设想还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很多国内的专家目前还是停留在向发达国家取经的阶段,对于人类社会未来可能发生的变革关注得相对较少,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国内很少产生基于全球视野和未来视点的思想作品。曾在我国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或引发思想火花碰撞的一些作品,如《世界是平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数据时代》等均是舶来品。

不过,《零成本社会》里的一些观点恐怕也需要探讨。比如,里夫金把一些最新的科技和经济方面的进展——如物联网、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互联网、汽车出租、旧物出租、免费Wi-Fi共享、3D打印、开放的网络课程、P2P信贷、比特币等——统统看作是协同共享社会到来的苗头(给人一种大杂烩的感觉),这是否合适,恐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最后以里夫金在《零成本社会》结语中的第一句话结束本文——“对于资本主义时代的消逝,我百感交集。”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